|
本帖最后由 孙大师 于 2012-9-27 13:23 编辑 7 c0 v/ x* x( n j6 y4 r. E) N; X
2 A& i9 }! ^! U记得小学的时候,具体哪年不记得了,到亲戚家里去玩,在仓房中看见一个盒子状的东西,上面连了2个手柄(后来才知道那个东西叫做手柄,而那个盒子就是游戏机)。那时候我就对电子设备有特别的嗅觉,家里的家用电器很多都毁于我手,不过都是不用了的或者是我认为可能不用了的 。发现那个盒子以后,拿着去问大人这是什么,亲戚说他也不知道,可能是原来住在这的人留下的,而那个人搬走很久了,这个可能不要了吧,你要喜欢就拿去玩。我当时心中那个高兴啊,这周又有玩的了,我不知道那个东西是游戏机,不过有东西拆对我来说就是很大的乐趣了。当时我没有十字螺丝刀(学名叫改锥)那种高端的工具,有的只是锤子和钳子还有一字的螺丝刀,遇到十字的螺丝,就用钳子钳着一个大一些的钉子慢慢拧。长话短说,后来我把那个盒子拆开之后,我看了下内部,当时就有一种预感,这是个比较高端的东西,因为我看见上面有很多那么大个的黑色的集成块(那时候我已经知道那个器件叫集成电路了)。其中有两个还是有座子的,用一字螺丝刀可以把芯片起开,其中一片我现在还保留着,另一个就没这么好运了,我想知道那黑色块状的里面是什么,就把其中一个用铁锤子砸开了,然而里面什么都没有除了最中央有一些不明材质的碎渣。我当时确信了一点:这个东西很深奥,我现在搞不了。
" X/ s6 _; N' [/ s(PS:现在我认为,当时那个机器绝对不是原装任天堂的红白机,因为外壳我记得不是红白色调的,而是灰色的,所以估计是很早期的FC兼容机,制式我无法考证了,因为我砸坏的那个芯片就是PPU,虽然我剩下的一个芯片上写着“2A03E”,但我感觉应该是Remark过的。)2 \- v1 V" V& f7 ^6 z5 ?: `
-------------------------------------------------------------------------------------------------------------------------------------------------------, y, M. ]2 V R6 I$ @
后来,和伙伴们说起这件事,还给他们看了那个手柄的外壳(拆的只剩下壳了),他们说这是游戏机,那个谁谁谁就有,你这个是手柄。于是乎我开始接触到了FC。后面的简明扼要,因为我看这字数有点多了。
* ~' t4 O+ V) n+ \-------------------------------------------------------------------------------------------------------------------------------------------------------
6 Y2 {3 U5 k/ N" j: E后来没多久,我自己也有了一台,父母当然没那么容易给我买,我是以全班第一的“代价”换来的这台游戏机。
. h" Q: `6 U2 @! ?" @: _- i+ J买回来几天之后我就把它拆解了下(这次只是良性的拆解,目的是看看内部,看完之后按原样装回去),发现没有我最初看的那个盒子复杂,很简单的结构,离卡插槽较近的位置有个很大的黑点,那时的我知道它是集成电路。
9 U! P* H: u' u2 K3 p( i- d, J7 g虽说可以享受游戏的乐趣了,但我感觉少了点什么,感觉有些小遗憾,这个遗憾一藏就是十几年......
3 {0 n3 ~6 d* r9 q8 a! e9 p-------------------------------------------------------------------------------------------------------------------------------------------------------
) Y; x: r) t7 T& ~ h' E某日,从网上得到了一张图纸,就是那张日文版的那个“CPU基板回路图”。' } U0 W v1 e% u: A l
于是,一个计划开始酝酿...1 F: q0 A7 ^9 j# k# B
图纸确认,元件参数确认,器件来源确认,方案可行性确认,成本预计......& c+ J e6 X& B9 f, ?( _" Q- c
-------------------------------------------------------------------------------------------------------------------------------------------------------% v; A' @; W5 y+ q3 y
PRESS START BUTTON
7 q- Q7 e! N- m* V8 ]$ U1 s) W$ D! r( j9 Q1 d/ E
画了图纸,画了PCB,出了PCB....开始上图了,本人没相机,所有图片为手机拍摄,也不是什么高端手机,大家凑合着看吧 。
5 _' M/ ^3 J6 p由于时间及本人水平有限,后来发现PCB还有很多细节不完美,尤其是对于电源和地线没有细心处理。图纸也在进一步优化,有时间有机会再出个改版后的PCB。0 T4 o8 d% K, t3 o, C2 Q$ b7 v

4 j: l- G% O/ z2 S% f3 a: a! V$ o0 }! }0 Y
板来了,器件也到了,开工了。
8 o$ r2 V, u3 X1 h6 K" z这个插槽不好找啊。4 ^. k( g+ ]0 o& v

" [+ d1 M5 f3 A
0 J8 Q$ `5 e& m9 r! g2 H
9 \ n& l' N7 {2 J# |- |CPU基板成品...& B/ F" [- N# W$ m# a T& Y b: |* ~
这里要说明的是那两个大的电容的增加。原版是没这个东西的,但我做的感觉静态时噪音有些大,电源不好的的话,交流噪声容易耦合进声音通道,在74HC368附近供电处加一只大于2200uf的电容效果立竿见影,静态噪声小的几乎听不到了,任天堂原版的虽说这个噪声小,但如果有个别较大的,可以采取这个方法缓解。这个问题与电源关系比较大,另外我自己画板有些不合理也是原因之一。; ~+ q4 J% y# i0 D$ V
& a' ^; W% ?( m/ T$ W

1 r P: Z, E9 h& k2 O* A! r- t ! ~# [2 T2 u* |
' [) i8 J& J* l* |CPU与PPU特写.../ [" }5 J1 X! m

) h$ q9 H$ y, t+ e3 a+ Z" c# L2 X9 L9 B" `* A
电源:改的,那个板主要目的是桥接那个插头,虽然也有一点EMI作用⊙﹏⊙b汗。
% p' o1 Y' w: _ 8 }. A' q4 e& N" ]1 K+ q9 _
# x: {+ A* ]9 M. H" f- f q, f' ~( RAV接口板:这个是从山寨机上拆卸的,器件大部分都拆了,只保留了端子和开关==,它与主板连接线只有4根,分别是电源、地、音频、视频。- a2 r" Z+ o _6 ]0 ~9 y; f

- P! w. _- o+ z, ~2 Q/ q0 I ) I$ u- H% T+ ]) F. Q
9 c& U$ F2 r; T# i" C7 _; S
手柄:网上买的小霸王D99手柄,本以为还需自己改,没想到只要注意电源方向插上去直接能用,连发按键也是好用的,这倒是省了我不少事。
$ R$ m% J4 o l j Z1 F: ] 0 E R5 m$ J; }) s* i2 b2 b
& X7 _5 U" N$ H: L7 n' F' V9 i
因为我是用计算机显示器玩的,所以又用了AV转HDMI的转换器:
`4 g6 d4 z/ c7 G0 Y$ w9 R: h
5 F. g, N2 i& p$ V" `5 Y" G; U- m4 F- ]. [8 Z
测试部分:( Z8 v8 N1 u, e# R4 I l8 ^* n' e
1.日版原装卡测试。 Y3 b& R' X; P& ^- k. }- E

- { t2 W. ]' Y0 @: H' g ) ~' b" J0 M. F* O1 R5 X( s1 p

, h E/ \! F1 ]- v6 C8 ?
! ~5 h' S: W) X P3 ~" L/ i: F/ _$ w3 `
2.组装卡测试。
A. r1 i- W" j7 X/ d6 [! B7 ?% S- J # a# n1 R0 Q" q6 K" ~1 f4 ^! s
9 X( b4 h' l& V
, f. |' p/ P g- l n: D5 x. |
7 e& m5 u! t0 q q, q$ H
4 u% {+ k9 P' x+ m) |' C( h. \
; b+ m& v/ a `+ W2 j& x
: C( w) D- A" ~; j# \) X4 v
# e9 N) ]: t# F( S; V3.豆卡测试。
8 [9 y6 R( d! X4 r1 s) H8 t: H
' y$ I, v9 K% x
/ g+ e( s) R5 T$ x% u% f) F * g* B8 N+ T4 ?9 Q: D* T+ ~
, z* G0 `7 L0 O2 x, t" i
暂时就这些了,有什么新的以后再补充。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