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90|回复: 20

消逝的经典电脑游戏公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9 10: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n805 于 2018-4-9 16:06 编辑 * W) ^! h% _& s1 Q, W$ W* v

. U6 L- a& @9 |3 r; U+ V$ n& }3 R
消逝的经典游戏公司(一):Origin Systems

6 G* [$ B  U) \) F9 [- d
前言

# A; r& I3 X# l- b
「We Create Worlds.(我们创造世界)」

2 j; v$ |# A# o) {! b4 J只要有接触过Origin Systems 的游戏玩家,应该都听过这句游戏界的至理名言,而Origin 也的确办到了。$ ~4 o1 B* m* G8 w: P
' U5 |8 p( E  ^
Origin Systems 历年来的代表符号。
9 U: ^' T. `3 O$ O" A
创世纪》里的圣者、八大美德、自由无拘束的路线,《银河飞将》的各式战机及浩瀚宇宙,每款游戏都有Origin 创造出的独特世界。在1990 年代,我们甚至可以说,Origin 的游戏就是经典、就是电脑游戏的代名词。
' O& K0 @. g; v7 A7 h5 [
6 K+ N- E2 y0 o& k  }

  R! d7 k5 Q4 R& }
Origin 创造出无数令人着迷的游戏世界。

% ^, p0 C8 {% S) n- \  m如何发迹7 e1 ]- f% W/ b- z; [
Origin Systems 是在1983 年,由理查.盖瑞特(Richard Garriott)和他的家人一起创立的。2 ?4 e% I  U' c/ ~7 \/ T0 r3 D$ x5 Q4 i+ g

) y5 {: X5 _; k5 E- k( t: S创世纪之父:理查.盖瑞特。. E4 m: e( k( J! G7 [6 V
盖瑞特为玩家所乐道的,就是躲在衣橱内写出了知名的《创世纪》系列游戏(他也是在游戏中自诩为Lord British 的家伙)。Origin 这间小小的公司,就位于自家的车库中,无论程式设计、手册插图、游戏包装等,都得靠家人分工合作完成,可说是名符其实的家庭企业。& W5 Y  l/ o  r. T! a
靠着款款热卖的经典角色扮演游戏——《创世纪》系列(Ultima),Origin 逐渐在游戏界站稳脚步,甚至成为电脑游戏的代名词。
- \+ Q$ q& j$ {: \) ?在另一款经典游戏系列《银河飞将》(Wing Commander)推出后,Origin 的声望更是如日中天,并被游戏经销的大老美商艺电(Electronic Arts)看
上,进而将其并购成为旗下工作室。
! |# B2 T* ^/ M0 u1 q" w' C+ ^4 |

' z. E6 [4 k( K" n* Z
Origin 的成败皆因《网路创世纪》。

& R2 `0 k$ O- K6 t  Z* d1997 年推出的《网路创世纪》,虽然是史上最成功也最长寿的线上游戏,但也是Origin 所绽放的最后一朵花。加入艺电,对Origin 来说是错误的一个决定,也是该公司由盛转衰的开始。
! S  d" k5 I0 ^/ C/ F4 g4 |
( e" U, s3 D. Y; F+ ]* [
除了《创世纪》及《银河飞将》,Origin Systems 也出过不少知名游戏。 左起:《武士传说》、《陆空战将》、《飞轮武士》、《十字军》、《国王传奇》、《忍者秘术》。
2 k) ?6 Y. o  L* C% c  q
. c( b0 q6 Q  f) m- c) b# ^8 _
游戏代表作

8 r4 N8 X8 D4 a/ W; c0 x& ]4 l& ~" m7 \3 m. q6 p0 {$ l( f0 }' e% A. M
《创世纪》系列(Ultima)
; Q, T8 S+ X6 b: l
* c! M+ t. R, D. c( T) Q1 d0 {2 P0 w- @
《创世纪》系列封面(1980 至1999)。
1 M( G3 s0 ~$ t, d5 l$ s2 t, O
《创世纪》被称为电脑游戏界的三大角色扮演游戏之一,在许多老玩家心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
" ?8 }  Q( C/ r# g* l# g2 K  j" H# w: Q对许多《创世纪》迷来说,《创世纪》就是角色扮演游戏的代名词,每次续作推出,都引领RPG 迈向崭新的境界,更成为其他游戏学习的标竿。7 A* ]( f+ A% O4 V, }
5 V6 X# r* N; V
《创世纪》为玩家创造出一个真实的世界,有着丰富的社会文明和内容——如八大美德、各种魔法的调配、游戏中特有的文字,这都是同时期游戏难以望其项背的。《创世纪》系列另一个著名的特色,就是自二代起,游戏都会附赠一款布制的地图,再搭配一些特殊的纪念品如月之石、护身符、钱币等。
5 g2 K6 s* L+ b8 M

, D7 ?: {; F: C! Y& Q: O& k《创世纪》系列的招牌特典:精美布制地图。
+ G, q1 t1 U1 T  e% a经历过1980 至1990 年代的电脑游戏玩家,几乎都领略过《创世纪》所造成的轰动,甚至连《电脑玩家》也翻译了一本《圣者之书》。
% `: z! Y1 G( |% @" J
5 _  K' d5 f: f( V
《电脑玩家》在1992 年出版的《圣者之书》。
! e6 p6 V; _+ w
但Origin 加入艺电之后,开始体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痛苦,游戏发售日不能再因为开发度不足而延期。加入艺电后推出的《创世纪》8 及9 代,一款被讥讽为「超级玛莉版的创世纪」、一款被批评为集各类臭虫于一身,前几代累积起来的名声毁于一旦,这也是在加入艺电前始料未及的。
2 U& X! p& }( ^0 a1997 年推出的《网路创世纪》虽然获得成功,却也是压垮Origin 的最后一根稻草,计画之后推出的《网路创世纪2》及《创世纪10》全都胎死腹中。在只要推出资料片就可以捞钱的情况下,新的续作完全没有开发的必要性,导致正统的《创世纪》系列至此终结。
$ y4 \# K3 m  G  K1 b% D《银河飞将》系列(Wing Commander)" H, M3 S( s' h: l$ \* ~

4 K$ Q& k! G3 }; n3 n# V
《银河飞将》系列封面(1990至1997)。
& ~( N2 y9 W( z% i# S& e, r
早期一提到Origin 这间公司,100%的玩家都会联想到《创世纪》,但克里斯.罗伯兹(Chris Roberts)的《银河飞将》系列改变了这个情形。  l: E# R1 }! I" Q0 B0 {6 E
罗伯兹早期设计的游戏就属《国王传奇》(Times of Lore)最为著名,但《银河飞将》却走向一种完全不同的类型及风格,玩游戏的过程如同欣赏一部刺激的电影。这款跨世纪的太空射击系游戏推出时不知风靡多少玩家,优美的音乐、扣人心弦的剧情以及精致的画面,让它成为玩家口耳相传的经典游戏。
: ^, S' q; V' f3 X: s' K《银河飞将》秉持着Origin 的传统,彻底压榨玩家的硬体设备,在单色萤幕及音效卡尚未普及的时候,却只支援彩色萤幕和音效卡。而它类似电影情节的游戏过程,也让好莱坞推出一部以《银河飞将》为背景的同名电影,在当时受欢迎的情境可想而知,后续并衍生出《银河飞将:私掠者》、《陆空战将》等同类型游戏。
/ ^" b! q: a3 ^6 i1 q; j- U

: y6 e% G7 R" n9 g+ p
以《银河飞将》为脚本拍摄的电影:《星际战争之未来战士》。

2 Q* P# c' N3 k6 c/ [9 U然而自《银河飞将》三代后,游戏整体过于偏重声光效果和过场影片,玩起来不再像是游戏,导致系列的名气逐渐下滑,到五代便画下句点。
/ [, Z1 @- R" ^" M
为何消逝

/ J/ _: P$ b/ ]" M, k7 n. A在成功的推出《网路创世纪》后,艺电要求Origin 在《创世纪9》这款单机游戏制作完成后,将所有资源投入在线上游戏的开发,例如《网路创世纪2》、《银河飞将:私掠者Online》、《哈利波特Online》等。艺电期望藉由《网路创世纪》成功的经验,再由Origin 身上捞进大把的银子。
2 @7 [' f% K. y7 v4 {- ]! [, W1 e然而在推出臭虫超多、为人诟病的《创世纪9》后,艺电毫无预警的中止了Origin 所有的游戏开发计画。有志难伸的理查.盖瑞特黯然在2000 年离开一手创立的Origin,随即与他的老哥创立Destination(这间公司最后并入韩国的NCsoft,也就是开发线上游戏《天堂》的公司)。
6 m! Z1 N" U# E6 M5 J由于线上游戏的新企画全被腰斩、单机游戏早已不再研发,加上盖瑞特的离开,Origin 这个工作室因而名存实亡,只能靠着研发《网路创世纪》资料片及线上游戏《创世纪10 》苟延残喘。
8 r  |* L" f7 n# c4 R

  v; X6 n# s2 J
被腰斩的《创世纪10: Odyssey》,圣者再也走不下去了。
& a$ ]. `1 j  A1 `, y7 a1 n. f
然而在缺乏理查.盖瑞特的原始精神下,《创世纪10》并不被众人看好,加上发现人物版权方面存在的问题,短视近利的艺电在2004 年中止了这款线上游戏的开发并解散工作室,Origin Systems 的圣者之旅至此画下句点。3 ?. e7 }4 P, w9 R2 a9 S$ p8 W6 C
结语

8 a' v/ ]8 G9 s6 J虽然Origin Systems 已解散多年,玩家仍难以忘怀《创世纪》及《银河飞将》带给他们的感动,相关的自制游戏陆续推出。' v" K3 d- x! v. @( o
: N* c7 R. L' {% T, j) b2 i
玩家自行制作的《Ultima V Lazarus》。
( A$ V6 X* {  Y: \8 h
例如利用《末日危城》(Dungeon Siege)模组开发的《Ultima V Lazarus》和《Ultima VI Project》,就在玩家间形成一股风潮。而近年与老Origin 最轰动的相关新闻,莫过于盖瑞特老兄花了十亿台币达成太空之旅的梦想,成为真正前往太空的「创世纪圣者」。+ u) W$ F% w; I0 _- ?2 g) h4 T
# o. Z" @& e$ L2 `8 t4 w
实现太空梦,理查.盖瑞特成为真正的圣者。
5 E$ n3 \; g" P8 b6 Y* R
理查.盖瑞特当年做出的决定虽令不少玩家惋惜,但Origin 创建的「创世纪精神」,还是会持续在游戏界中永久流传的。" m4 J  y) |* F

( t1 P3 v2 F$ k) H7 |% e, F0 _
; e: _+ \9 R6 d! Q$ F7 F' u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10: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805 于 2018-4-9 16:06 编辑
" e0 q2 {+ x! f1 }4 }+ Z& |( c7 C1 L
消逝的经典游戏公司(二):New World Computing
( r5 @" a& p2 j8 D  k1 l# n
魔法失灵、英雄不再

+ N) V& x5 ~" X, b! t$ {

3 b6 s4 L7 _2 a0 G
NWC 的历代商标。

: o1 p  Y; y. b5 g/ ?看到New World Computing 这个商标,稍具资历的玩家便直觉联想起《魔法门》及《魔法门之英雄无敌》这两个经典游戏系列。虽然这两大系列目前仍有续集持续推出,但却是由其他公司所研发,而New World Computing 早已退出游戏市场,留给玩家的只有「魔法门精神」和无限的感叹。% S5 C+ N. R  J" A

, }: m+ d; n$ i; {9 X0 X+ V1 _
NWC 的众多游戏都让玩家印象深刻。
8 |( \- \& @3 u
发迹

! A5 i0 P" x* k4 eNew World Computing 是Jon Van Caneghem 和Marc Caldwell 于1984 年创办的公司,也可说是为了发行《魔法门》这套游戏而成立的。《魔法门》发行后立即在玩家间掀起一股旋风,因为大家未曾听过这间公司,更难以想像它会做出如此好玩的游戏。4 S+ m- |6 X2 K3 _4 {

" U% }# m2 I" X% h, i
《魔法门》的出现让许多玩家惊喜。

1 M* f8 B3 c! N& _. K
6 @" E* o% L6 ]
NWC 灵魂人物:Jon Van Caneghem。

/ n, {. w2 K+ iNew World Computing 以《魔法门》系列打响名号后,推出的一些游戏如《核战狂人梦》、《天际寒星:义无反顾》、《御封战将》等也相当脍炙人口,而《御封战将》日后更衍生出《魔法门之英雄无敌》这个经典游戏系列。
) t/ s2 K& \7 b+ Y由于游戏中文化的因素,New World Computing的知名度甚至超越了Origin及Sir-Tech(分别是《创世纪》及《巫术》的开发公司),成为新一代的经典游戏公司代名词。其后推出的《魔法门之英雄无敌》,更替该公司开拓出策略游戏的消费族群,并顺势搭上策略游戏的潮流——此时期,各类策略游戏炙手可热。由于《魔法门》及《魔法门之英雄无敌》知名度与日俱增,New World Computing 在1996 年被3DO 公司并购,成为旗下工作室之一。  ~# \5 t- q( _1 a( R7 @
. P( \/ `, m  ?$ D8 ~2 V
除了《魔法门》及《魔法门之英雄无敌》,NWC 也出过不少知名游戏。左起:《御封战将》、《天际寒星》、《核战狂人梦》。! |. {2 S: E# D! Y/ q  }/ W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10: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代表作
. g/ F; R3 s. y+ y9 _
一、魔法门系列(Might and Magic)
7 A" V# T, z7 w( x

& L& `% a7 t# q3 W, V
魔法门系列封面(1986 至2002)。
# F/ W6 R- s9 `- ?! p$ Z
在1980 年代初见《魔法门》时,多数玩家都会为之惊艳。它汲取了《巫术》、《创世纪》及《龙与地下城》的优点,却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另类特色。' z9 P/ \$ U/ r" X" m9 s" M' m
在早期的电脑游戏市场,《魔法门》的知名度尚不能与《创世纪》、《巫术》相比,直到软体世界代理《魔法门三代》后才有所改变。《魔法门三代》是本系列中第一套中文化的游戏,介面的亲和力也让更多新玩家进入《魔法门》的世界,其影响力也开始与《创世纪》、《巫术》并驾齐驱,并被玩家奉为电脑游戏史上三大经典RPG系列之一。
( v; W2 q  b5 w6 J. z
' p0 |. \& ]4 n8 U+ w8 C. ^2 ~: m
中文化的《魔法門Ⅲ》吸引更多玩家投入。

; ?2 q, W( ]6 H, F( f6 g而之後的《魔法門》四至九代,代理公司款款都有中文化,更可看出本系列對玩家的重要性。《魔法門》四代及五代則擁有非常特別的機關,若在硬碟同時安裝這兩款遊戲,除了可在這兩代的遊戲世界互通,還會出現隱藏的地下城、任務。
( i5 [5 P! o# w+ R# i) e; z3 x《魔法門Ⅵ》是本系列第一款 3D 作品,也是巔峰經典之作,但後續的系列作卻每況愈下,九代的臭蟲更是多到讓玩家髮指的地步。與創世紀系列相同,正宗的魔法門系列隨著 NWC 的消失,也在九代劃下句點。
3 X6 k& q. U, ?6 o6 P4 M

3 |. w3 y! R* f
一些由《魔法門》衍生的外傳遊戲。
1 S7 [( e: G( f9 j) ~/ x7 t
二、魔法門之英雄無敵系列(Heroes of Might and Magic)

: z, _4 R$ g  E7 T

2 U# w" w+ P# H2 M! M4 }; g" S
《魔法門之英雄無敵》系列封面(1995 至 2002)。
  z8 M3 O# E7 r% `) `0 L! ~3 [- v" t6 E
《魔法門之英雄無敵》是以魔法門世界觀為主要設定的衍生系列,它加入《御封戰將》中特有的「英雄角色」,由英雄率領魔法門中登場的幻想生物,組成軍隊南征北討,成為一款極具特色的策略遊戲。
. }* T' M% k2 c4 M3 @
# }- ]1 v3 d8 d% y! o% u  E
《魔法門之英雄無敵》的開山祖師《御封戰將》。
1 H0 \8 g& ?7 f( x6 |) U
由於是《魔法門》的衍生系列,《魔法門之英雄無敵》的知名度連帶水漲船高,之後推出的續集也都獲得好評,其中的三代更是經典之作。但 2000 年推出的《魔法門英雄誌》系列,卻快速摧毀了本系列長期以來累積的名聲。0 d6 ~) T3 ?# k4 P; Q
這個英雄誌系列以《魔法門之英雄無敵三》為主要架構,每款都有一個英雄為主題,整體架構未改變之下,只增加少許新兵種,配上簡短的劇情、寥寥無幾的動畫,售價卻都比照一套新遊戲。這種應付了事的騙錢措施很快為玩家所詬病,於是 NWC 將其中兩部曲改採免費下載的方式以平息眾怒,但失去的玩家和名聲卻難以挽回。
2 K' M2 i+ Y$ P1 I* q( g# 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11: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 g6 {6 ~* M. X
換湯不換藥的的騙錢作品《魔法門英雄誌》系列。

# L) B/ i- [: f4 u
消逝

1 G7 Q$ m- e1 u* K与其它被并购的知名游戏公司相同,虽然在资本雄厚的公司大伞保护下很有安全感,但也得承担起整体经营的风险,并受到经费、开发期限等诸多限制。
6 v# V1 s4 H$ X. ~7 p5 cNew World Computing 加入3DO 后,随即推出第一款全3D 的《魔法门Ⅵ》,游戏虽然大受好评,但也是其由盛转衰的开始。不像其他公司需经历2D 转3D 的阵痛期,New World Computing 第一款3D 游戏便尝到了甜头,于是开始坠入3D 迷思而不自觉。$ V  D, v! Z. R- ~/ p9 i, Y
. {% ^8 j: U7 i. b, a, q5 J
《魔法門Ⅵ》是 NWC 的巔峰,也是失敗的開始。

- }  C1 ]7 U2 X; b其后推出的《魔法门之十字军》等外传作品,也是以魔法门为基础设定的3D 动作游戏,但市场反应却未如预期中理想。在资源错用、顾此失彼下,连带影响了《魔法门》及《魔法门之英雄无敌》的开发进度和整体水准。这些经典系列续集的评价每况愈下,游戏中的臭虫也多到难以计数,玩家简直成为免费的除错人员。4 {9 m8 h( A4 y' k# q# k8 m/ q

: k- |3 d9 K0 k9 ?6 e- i' O
糟糕的画面、多到要命的臭虫,魔法门到九代划下句点。
, i2 [, k7 {6 m  H
2003 年,由于业绩不佳、股价持续下滑,母公司3DO 宣布破产,New World Computing 也随之消失了。令人庆幸的是,UBI 公司买下了魔法门系列品牌的商标权,并持续开发相关系列的续作。
% d/ m: T* ?7 ]$ E
结语
8 y, d+ c) Y8 U, |
New World Computing 虽然随着3DO 破产而从业界消失,但它们创造出的游戏仍在玩家心中余波荡漾。其它公司自然不会放掉这块大饼,如UBI 公司便花了130 万美金购入《魔法门》的商标权,俄罗斯的Katauri 公司则是秉持New World Computing 早期的风格,研发出了一款以《御封战将》为基础的全新游戏,并取名为《King's Bounty: Legend》(《英雄大帝》,英特卫代理)。6 i2 D+ [7 C7 [1 `2 i- d3 M

) e: s0 @, X0 h% F
UBI 花费巨资买下魔法门商标权,也延续了玩家的梦想。

: `& L+ A% ~, s8 ~3 M6 Z至于New World Computing 的灵魂人物Jon Van Caneghem,则是于2004 年因缘际会地加入了理查.盖瑞特的NCSoft,但2005 年随即离职,并于2006 年创立了Trion。《魔法门》带给玩家如此多的感动,Jon Van Caneghem 是否能再使出另一套魔法呢?就让大家拭目以待吧。
) b$ b( S8 b0 S' t2 D! \
; k$ C" K& s3 e2 C, w% t" M. y  f
《英雄大帝》继承了NWC 早期《御封战将》的风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15: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805 于 2018-4-9 16:07 编辑 % ~0 `7 \7 x3 _) \) ~

. x. B; ?- I' A8 z
消逝的经典游戏公司(三):Strategic Simulations, Inc.

( x& h  X. v* l- ^/ q提到Strategic Simulations, Inc. 这间公司(以下简称SSI),就会让人联想起一堆精典的战略游戏,还有以《龙与地下城》(Dungeons and Dragons)为架构的金盒子系列。无论奇幻、科幻、古代或现代战争,SSI 总是能达成玩家的冀望,推出他们所喜爱的游戏。" n$ b# _% b9 a3 K7 Y2 v( O

4 F4 p: ~5 `* b. D& g
SSI 公司历年来的商标始终如一

$ `2 D3 i# C4 q. C% g; R3 J近十多年来,《柏德之门》及《绝冬城之夜》系列曾掀起一股《龙与地下城》风潮,其创始源头便是SSI 的金盒子系列。但如此知名的SSI,为何却不知不觉间从游戏市场上消失了呢?8 u. m* I0 L4 u0 n' D0 Z

8 `6 m) g( t4 F( I4 {" i
SSI 的各类型游戏始终有着严谨的设定及架构。
3 o6 `3 y6 ~# L; X
发迹
0 b. P3 }4 A; _" N2 i9 Z
. _4 f: \2 \& T: e9 ?1 c. r/ T, @
SSI 创办人Joel Billings。# h- I. k, R4 m, v* c! \
不像Origin、New World Computing各自拥有名气响亮的代言人,1979年创立SSI的程式设计师Joel Billings总是默默的耕耘。他找来拥有共同理想和兴趣的程式设计师一起合作,制作出一款款经典战略游戏。
5 @3 N7 L* v# _: M5 A7 T在早期电脑硬体尚不发达,桌上游戏特别盛行的年代,战略游戏可说是电脑游戏市场的当红炸子鸡,而SSI 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8 K5 m( m: I( F: i然而为了扩大公司规模、吸收其他领域的玩家,SSI 在1984 年也开始研发角色扮演游戏,《魔界神兵》(Questron)、《幽灵战士》(Phantasie)系列都是当时非常出色的作品。
0 i* f$ K6 c$ x1 B

  W& u1 D1 t. Q4 H
SSI 研发的第一款战略游戏《Computer Bismarck》

4 S2 {+ _1 R* o% R5 s" c1987 年,SSI 与知名的TSR 公司(专门研发Advance Dungeons & Dragons 相关冒险模组和设定的公司)签约后,SSI 开始研发以《龙与地下城》为背景的相关游戏,其中又以金盒子系列最为知名。SSI 在战略游戏方面原本就具备高知名度,藉由《龙与地下城》系列的授权,又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奇幻玩家,并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利益。
' f. `; ?+ B7 N4 f1 d  z  o4 \
2 m" I5 Y1 v8 l/ @2 n2 m/ G
除了三个代表系列作之外,SSI 推出的经典游戏实在是难以计数。
4 U+ ^5 d) z4 ~4 f( K/ V* u; y' \
在一堆经典战略游戏和金盒子系列的造势下,加上后期的《魔眼杀机》、《大海战》、《装甲劲旅》等强作推出,SSI 的声望可说是如日中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15: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戏代表作
5 U9 u* A8 k9 z: W
一、金盒子系列(Gold Box)
% x# y" H% q# Z! R$ o: ?

' m7 p$ I4 j2 R9 m
金盒子系列封面(1988 至1993)

4 i  h7 h" {6 m( B* d2 c说到经典角色扮演游戏,一般人直觉会联想到《创世纪》、《巫术》和《魔法门》,然而在某些硬派玩家的眼中,金盒子系列却是足以媲美这三大系列的经典。
) L7 U1 y, d& w* P

; H/ D3 o6 b" n6 L: j' V  W
金盒子系列的战斗模式有着浓厚的战略风格
* a/ e6 [5 U5 y- v- N. n

! s8 m$ N+ w3 c/ r% f+ a
靠着《龙与地下城》设定加持,金盒子系列都有充实的故事内容
7 x7 a; G! q# w, a2 D
SSI 在1988 年与TSR 签约后,便开始推出一系列《龙与地下城》相关游戏。由于《龙与地下城》系列在奇幻玩家间原本就具有高知名度,因此SSI 推出的相关游戏也非常受欢迎。
- F! B. t" s0 c4 e* L+ F3 q/ k3 w% O
; ^2 S8 p; o" @. C, J, \
金盒子系列以《龙与地下城》设定来创造游戏角色。
3 S2 T2 h2 ^* ~' I) |+ _; i2 y
由于这些世界背景非常受到欢迎,后续也有出版社代理这系列的奇幻小说及游戏设定集。而本系列中的《绝冬城之夜》,更是第一款能呈现图形的线上多人角色扮演游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16: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装甲元帅系列(Panzer General)' {8 P. U% t0 z* R& P: B# F) _
0 T5 Y, Y% j7 g7 g; g
《装甲元帅》系列封面(1994 至2000)
& Y. H  W6 |2 L7 o3 ]% S5 D
SSI 早期的战略游戏多数是由桌游改版,虽然受到核心玩家的死忠支持,但复杂的介面也降低了新玩家的接触意愿。1994 年推出的《装甲元帅》系列受到SEGA《大战略》的启发,不但有漂亮的声光画面、简单易操作的介面、更有精彩的游戏内容。% M+ d6 b7 \+ e$ ^2 {
# z, T- }  R6 V6 t8 s
《装甲元帅》介面亲切容易上手
% q9 R1 \5 n- m- v& o) A0 k4 ]. K
这款系列主要以二次大战的装甲部队为主轴,更特别的是玩家要担任德军装甲部队的将领,这在大美国主义盛行的当下可是很少见的。尔后SSI 以《装甲元帅》为主要架构,不但推出系列续集,也衍生出诸如《Star General》、《Fantasy General》等五星元帅系列游戏。
& L+ e# B6 x+ E! i  ?% Q1 ]

, `; H0 f+ j4 n/ C1 L8 D, N
《装甲元帅》系列后期朝3D 化努力,但内容差强人意。

, I( ^% f( C" E; c本系列在《装甲元帅Ⅱ》时达到巅峰,但后续作品除转型3D成效不彰外,战略游戏类型的没落也导致本系列的衰败。; x0 s$ g. g4 I" z
5 N5 `: x5 h8 G- H% z
《魔眼杀机》系列封面(1990 至1993)。
7 {, ]' v$ n* B6 @4 c* ~
在金盒子系列闯出名号后,SSI 发现奇幻游戏的市场远大于战略领域,于是在1990 年与Westwood 小组共同研发了《魔眼杀机》。《魔眼杀机》以《龙与地下城》系列中「被遗忘的国度」为背景,藉由第一人称的即时模式及纸娃娃装备系统,成功打造出新的游戏型态。
9 O2 F5 e; X5 `, \* F, F

% v3 G0 H5 d1 g/ P& ]
《魔眼杀机》的即时战斗模式十分特殊

2 r& w; S, S4 @# y3 CSSI 与Westwood 合作了前两代游戏,让《魔眼杀机》延续了金盒子系列的口碑。但在Westwood 小组出走后,SSI 自行研发的《魔眼杀机3》,除了画面有些许提升,游戏架构及风格却与前两代截然不同。由于游戏整体素质降低,《魔眼杀机3》遭到不少玩家诟病。也导致了本系列的终结。
8 L& B$ E/ D0 @- g4 I% t  o
9 \. U( i% J" @) R, F) s- @4 g0 U
缺乏Westwood 协助的《魔眼杀机3》评价不佳
% e0 C1 }3 b5 |, `6 ?, r
消逝
, m+ y% Y& F8 [7 B5 ~! M
SSI 以战略游戏起家,各种类型的战略游戏也不间断地持续推出,但公司绝大部分的收入都是仰赖《龙与地下城》系列的相关游戏。
, m# j. {3 g' b- S5 g% M  j在取得《龙与地下城》的授权后,SSI 为了拓展更多的销售通路,与史上最强的通路商、也是最邪恶的游戏帝国艺电(Electronic Art)签约,并以公司20% 的股票换得通路和部份现金,但这也是导致其衰败的因素。
: A& {& t! F$ f7 x" G, @- n; FSSI 在1994 年的竞标中输给了Interplay,失去继续使用《龙与地下城》IP 开发游戏的权利,并在同年被Mindscape 并购。然而SSI 的悲惨旅程才正要开始。
5 f% ~. q2 T% v! V+ t+ _即时战略游戏在市场上发芽茁壮,原本热门的回合战略游戏瞬间被打入冷宫,SSI 一下失去了两大经济来源。往后数年间,SSI 被转手卖了好几次,最后在2000 年时由UBI Soft 买下。& v0 E) p+ h" K# m& H7 U: P

0 w% p: J) O- @8 F0 r1 q+ F
UBI 推出《光芒之池2》,想藉由SSI 的金盒子口碑吸引老玩家,然而成绩却不太理想

( A' n+ w3 O! h$ y# \% U  J1 D3 a9 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16: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UBI 买下SSI,只是想借其早期口碑吸引热爱战略游戏及金盒子系列的玩家,所以SSI 工作室不久后就被解散,沿用下来的只有SSI 的标志。然而UBI 推出的几款游戏却不尽理想——玩家冲着SSI 的名声购买游戏,却发现与原本SSI 的风格落差甚大,日后也就不再买帐。发现伎俩不再灵光,此后即使相关系列推出续作,UBI 也不再挂上SSI 的招牌,这也宣告了SSI 的电脑游戏旅程正式划下句点。
4 H$ D. g0 p0 ~8 `9 Y

, S) s6 C! `: l' W$ v5 {
SSI 在《猎杀潜航》系列封面的商标由大而小,最后完全消失,可以看出它的兴衰
( T- y, V# d5 q/ B- {
结语
8 U" C, y+ K* }- G0 d
虽然传统的战略游戏早已冷门,以往金盒子系列散发的光芒也逐渐黯淡,但SSI 在《龙与地下城》及战略游戏上所付出的努力,却已在电脑游戏领域开花结果。无论是《柏德之门》、《冰风之谷》,或是持续有新作的《绝冬城之夜》系列,这些《龙与地下城》相关作品依然有着SSI 金盒子系列的影子在。虽然解散多年,SSI 对于游戏严谨又执着的精神,将令玩家永难忘怀。
3 ^1 `2 L+ e# j$ x! d
) j, c. B" c0 x
Interplay 由SSI 手中抢得《龙与地下城》授权后,也继承其精神推出一系列卖座又知名的D&D 游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0 09: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消逝的经典游戏公司(四):Sir-Tech

; @1 c. G7 _+ g& b) m
# I1 [7 W: C" }/ J6 f) c+ o2 ]4 k" h. g) Z
Sir-Tech 公司历年商标,加拿大分公司则加了片枫叶

- |8 p  e5 a' N% r. Q) }- F, {
前言
% e$ F7 r: v. K% R
谈到Sir-Tech 这间公司,玩家第一个想到的绝对是《巫术》系列(Wizardry),因为这是它们最响亮也最持久的招牌游戏。除此之外,融合了多种要素的《铁血联盟》系列(Jagged Alliance)也受到许多玩家热爱。每逢日本方面推出《巫术》系列的新作时,就不觉令人想起往昔,回忆那一团团的冒险者在地底迷宫中全灭,夜以继日拿方格纸画迷宫地图的日子。但推出了这么多经典游戏的Sir-Tech,现在的处境究竟如何呢?0 m' y, g0 @; a) h' B

+ x6 k2 v3 ?0 a  `
《巫术》系列让玩家沉迷并耗费无数的时间绘制迷宫地图。
: O  V2 Y- r$ C: n& c
发迹

+ X* p* j2 S, |7 g: i# D! Q早期许多的电脑游戏公司,都是由游戏设计师自行创立,例如Origin或New World Computing皆属此类,但Sir-Tech却大不相同。Sir-Tech是在1981年由Robert J. Woodhead与Sirtek兄弟共同成立,它的架构比较类似现代的公司:拥有投资者、经营者和工作人员,且公司一开始是以撰写商用软体为业,而非游戏。* j' t- M+ K8 {5 n" K
  `0 B* G% Z+ Z' j. }7 y
Sir-Tech 及《巫术》的灵魂人物:Andrew C. Greenberg(左)及Robert J. Woodhead(右)

1 W- l( |; x7 b! Q3 P) w1981 年,Sir-Tech 推出了《巫术》系列的处女作《疯狂城主的试炼场》,这款游戏大受玩家欢迎,也奠定了Sir-Tech 及《巫术》系列在游戏界的经典地位。Sir-Tech 之后持续推出《巫术》的续集,逐渐累积了广大的支持者,《巫术》系列也开始享誉国际,尤其日本玩家更是为之疯狂。
; b& t$ ?. b0 J1 P$ T
在Apple ][ 时期大受欢迎的《飞狼》也是由Sir-Tech 所研发

# \- o7 o7 R' i

7 \4 B4 F8 B: u# ^5 K
Sir-Tech 研发的其他游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0 09: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戏代表作

9 {, a' l/ M2 I: [( O一、《巫术》系列(Wizardry)
8 ^# s1 k' O$ \; D; @
5 ^+ x7 r2 J% I) x. W
《巫术》系列封面(1981-2001)。

1 t& Y- s3 i7 {% E5 G# e线条构成的3D 地下迷宫、多到吓人的陷阱、复杂却具特色的游戏介面,这就是玩家对《巫术》系列的普遍印象。
) c3 ?! G5 R1 `  ~1 T8 O在误打误撞下,Andrew C. Greenberg 及Robert J. Woodhead 两位游戏设计师,于1981 年合作推出了《巫术》系列的处女作——《疯狂城主的试炼场》,随即在游戏界引起一阵旋风。《巫术》拥有属性、阵营、技能及职业的设定,它不但可创造多个角色组队冒险,也是首款比照「龙与地下城」型态(Dungeons & Dragons)的电脑RPG,这让长久以来总是单打独斗的玩家感到异常兴奋。7 e: h  {/ U" X8 F: d% a9 H
% N% b/ l* i1 v% f7 p
简单的线条构成是《巫术》早期的一大特色
% x" Z, W7 P) ~7 |9 O/ x9 W; ~) L
《巫术》电脑RPG 建立了基本雏形,后期的《冰城传奇》(The Bard's Tale)和《魔法门》(Might and Magic)等,其游戏设计和架构都受到了《巫术》的影响。《巫术》与《创世记》、《魔法门》虽然被并列为电脑游戏史上的三大角色扮演游戏,但若讨论谁是真正的先驱,其实非《巫术》莫属。
6 ]9 |- Z( `0 Q+ V" o然而《巫术》系列在一代大红大紫后,二、三代的结构并没有太大的进步,除了迷宫画面维持单一线条外,游戏内人物、敌人的造型也都大同小异,因此常被玩家批评为「披着续集外衣的资料片」。《巫术4》反其道而行,让玩家扮演反派角色的想法虽然十分有趣,但超高的难度扼杀了整款游戏,评价呈现两极化的差异。# C2 y; ?- J  q/ {
《巫术》系列自6 代起在画面上大幅更新

  H4 l+ H8 {; e( O. M; G+ {9 Q2 d" w这段期间,《巫术》系列在玩家间的声望不断下滑,于是Sir-Tech 吸收了David W. Bradley 这位游戏设计师,并推出颇受好评的《巫术 5》。Bradley 接手了《巫术》5 至7 代的设计,大幅改善画面及介面亲和力,企图力挽《巫术》系列在游戏市场上的颓势。但这时游戏市场上已百家齐放,《创世纪》、《魔法门》等优质RPG 多如牛毛,原本死忠的巫术迷早已流失大半。
+ {5 Z, H# l5 @. J: D7 k( h- ~
《巫术》在日本极受欢迎,于游乐器平台持续推出相关作品
5 P7 q! v' |0 @. J. e& u- f
1992 年《巫术7》问世后,由于资金短缺、母公司倒闭、苦无发行商等因素,Sir-Tech 一直到2001 年才顺利推出《巫术8》,距离前款作品已长达九年。在Sir-Tech 最终因经营不善解散后,正统的《巫术》系列也随之告终。
3 `0 k* k& w4 x3 {* }' e7 d
; x, {  g! s7 b6 D" J# _. K
历经波折推出的《巫术8》成为Sir-Tech 的告别作

: U" a7 @" a6 h' d
二、《铁血联盟》系列(Jagged Alliance)

: }- f* H7 P; J) ?9 ]% ?- u
* A) o2 H5 {" e
《铁血联盟》系列封面(1994-1999)。
$ Z" \4 H: [9 |3 g. Z
初看到《铁血联盟》这款游戏时,的确会让人十分讶异,因为它成功融合了角色扮演、策略及战略的要素,形成一款十分出色的回合制策略游戏。' A0 s  Y7 U. C: ~. ^
玩家操控着佣兵团,每个团员都有着不同的能力及个性,如何巧妙搭配来破关,也成为《铁血联盟》系列的一大特色。而游戏中各类装备的运用、经验的累积、角色的成长,也让《铁血联盟》系列有着浓厚的RPG 风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Video Game Do It Yourself ( 闽ICP备14000865号 )

GMT+8, 2025-4-2 10:16 , Processed in 0.10669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