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805 于 2015-12-19 21:49 编辑
- b/ S1 P$ _) B* [
+ G! U1 m7 Y0 H+ p1 I4 G& o今儿我把SEGA MD2 DIY过程记录下来了,希望喜欢动手DIY的朋友做参考或有什么建议和意见欢迎提出。7 i! G. ^1 _$ S- h2 B" J5 i' h) t
& z, u7 y" y* J, [% w, L
首先,我去电子市场买了个AV立体声端口,两块钱。[今天天气太热了]
8 ~. t2 O+ x& N# U0 d1 K. h# s$ }8 w. K/ q3 f
端口准备设计安装在机身的左边右上的地方。因为图像处理芯片和声音处理电路都在主板左边。而且设计在这边不会影响CD连接口。
6 H) g# [) ?7 c e/ b5 F% e/ w
" B. p; p& A/ T7 i# r在钻孔的时候要随时测量孔位有没偏移或变形,到一定大小时力度不要太大,随时安放上去看是否正好。; u1 C" ~' W. T' j. y6 h
+ ^% r: h; @& H# K
4 S7 S c/ K3 s5 G. S3 V8 f# f5 k. A
因为没有车床和特殊工具,我只能临时想办法来。。先用锋利的小刀钻个小孔。点一下中心点。还有要注意的是,这三个孔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要正好。如果有偏离一点的话没关系,因为孔还没挖大,可以调节孔中心朝哪边的力度可以大点。
/ f7 d( V$ C" P# `7 y这一步很关键,没细心的话孔位偏了就影响美观了。。。说不定都会被挖烂 [这时我已挖到第三个孔了]
P8 S. @7 J/ G" n. D
3 m6 T) r% k) ]5 e! {发现孔有穿过去了,就不要用小刀旋挖了,改用剪刀的其中一边来旋挖,注意孔位变化。
4 D) l! ^; ?( b: d' v% w7 i' u! @1 ]
/ m7 W6 u% s8 e6 V/ F, c% q7 V等孔有点大了,就把剪刀的两边合闭起来挖,这样的好处的利用剪刀的刀背可以减慢进度。而且也踏实,这样不怕孔边太粗糙或太大的事情发生。5 w9 c1 U Y1 p# ]6 [4 e; G% u
$ x% l8 ]6 r4 Z9 v
OK装上去正好。这DIY过程可是相当于现场直播了,我没那么多机子一个个来做实验,所以这一环节最重要。4 Y3 A" L2 P2 J, m4 r$ @
* @) {; l) h! t; V8 j& e7 O
瞧一瞧正面
7 F$ D; a3 A4 ~+ k, v: K, K6 ]
. H2 o" ]; C' `7 n* S3 r
( L7 N- ?& U; o0 W1 P3 m. S" V. X( s4 h: q+ k5 M' v
OK接下来要焊接线路了。
! n3 i0 \: ~* f! ?) E! z& d! f: J+ s6 I' P6 o4 g) `
' U& n+ }1 D4 F1 j
这是我在坏的三用机上边弄下来的,排线和排线插座+ j4 A" Q, _5 B
4 R- o: K- W* l! J4 z7 [同上
* _ U! i5 n0 ^0 |( b9 {! s
- J7 A4 _( m7 S9 d; |7 \" s8 J待宰羔羊。。。。。; ]2 Y* B1 k/ f) g* T1 k3 z
; u6 Z. O, h! j) [6 r/ T: |4 z ' Q, M8 v0 f0 }3 y, _% S
把AV端子用钳子夹着固定好。5 I# L5 A3 d E' b1 |
3 _6 D1 e# p2 X7 A3 Y
4 N' ]' d& W# d. X0 m6 Z' G 8 b3 p9 P" R% S9 |/ j- ` I
AV端口有三个口,分别是黄色:代表视频,红色R:代表右声道,白色L:代表左声道,这是通用的规范。
, M8 C% i8 T# ?( O3 w3 B接线的话无所谓,只要后边接另一条线时对得上就行。我用的排线是红黄橙棕,棕色我就接地线,地线也就是端口外边包铁皮,然后红对红端口,黄线接黄端口,因为没有白线,就用橙线接白端口,其实也无所谓,我是签于好辩认。主要还是看接在主板上的那排线要对得上。+ i% F/ M! c; P. V. K" R+ v
6 ]/ ~% n8 P: ^% i3 |# j' }
OK! 接好了装上去
+ d, V: c7 \* z D! P" Y' x; m5 B$ Y7 F7 K6 m* s6 U! q- f0 \
0 |. z0 z8 D9 @- E再瞧瞧正面的端口。
' D" u# t9 L" e0 }$ t y3 {& K, R3 L
好家伙来了,虽然装上去的端口已经很稳定了,AV线插拔也不会有松动的迹像。但为了更踏实点,我用胶枪给上点胶吧。 `. c6 C( p% v/ A& I' H
6 s5 N! t! N5 ]8 m8 w; N & P: z& o4 T0 g3 d5 q0 y5 g5 N
在内部接逢周围涂上强力胶,这种胶不像520那样一上就死定,挺好用。还过涂的时候也要注意,该涂的多涂点,没必要涂太多的地方尽量适当即可,像接线的地方就免了。虽然这是业余,但业余也得有业余的“质量”,真正决心要做一件事情就得认真完成,不管这件事情是大山还是沙粒,更何况这是自已兴趣的事儿$ h* p6 V7 t" d; `% {& u
。
; o. ?. ]6 a7 e; [$ h; z7 u: c3 R j e$ Z% _# c$ F2 N
1 K3 G/ M( l2 D1 ROK了!手机照得不好。被我照得有点难看还眼晕。。。。实际挺不错的。上胶时边上可能会拉出一两条胶丝来,无碍的,修掉即可。9 i4 M- y, T( N" p$ L: W: k) Y% g
/ A1 u3 b; _6 q: L
对了。忘记把那把主板接排线插座那个环节拍下来了。如果时空可以倒流的话。。。。9 {) N. v0 p4 `& Z
哈哈!不说瞎话了,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找出主板上的电路即可,分别是,地线,视频,左右声道。/ F) ?0 K' @0 m% m( ^0 T0 r1 t& ~
# l7 t( v# ~3 K8 c地线嗯就是接地的意思。也可以免强理解成负极吧。电线有正极线和负极线,所以我们用的电器的电源线一般都会是两根[三根比较少。现在家庭用电很少有每三根接地了,插座上也只是好看罢了,电器有电器的准标]。一根会电人的就是正线,也就是火线,不会的就是负线,其实也算不上地线。这里就不多介绍。不然就扯远了。你就想电池的正负级吧。一进一出就OK- e+ v1 b3 [4 V. Y5 A4 D& Z
首先我们先接地线,这个最好找了。比如主板上有大块的铁皮,或大块的电路,再或是输出端的外包铁皮都行。再就是找视频输出和左右声道。这三条线我直接告诉你在哪吧,或你也可通过测试出来。按上图的角度来看,[虽然看不很清。] 接主板上的那一块地方有9个小接线头。0 i: J$ |! {% @, }, q) p! ^
。。。( ]. h+ E# R- m# x
算了我还是网上找个类似的图传来上来,稍等。。。- L) I5 w7 b3 u ~. h5 Z1 r
回来了,没找着。。。我大概形容一下吧。
% Z6 j- P+ `; A8 S以上图的角度看,接主板上的那一块地方有9个小接线头。。。。[这句话我好像说过了。]
" \7 e+ G1 ~. K* a那9个小接头四周有4个大点的接口[这4个大点都是地线]。这是MD2自带的接下来的。8 `! w/ o3 R. |8 Z
我用绘板画一下吧。如下图:" z0 S W& p6 Q! T- b
( [* A1 w6 v" |# f. P" k
画得很烂。。。不好意思。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用软件特意去画了。表达正确就OK& b5 [( u; h" s
然后焊接的时候主板和排线插座的接线要注意了。之前排线可以随意接。但现在的这些线要按着之前排线的路线走。也就是你的排线哪根是视频,哪根是音频等等要清楚。我想这点不难吧? 按个这路线去连接主板和排线插座之间的线就OK了。# @% o3 }( h; p8 |
' Y" w' L' I8 y) W; u# d e# w
7 [) D8 w# Z0 r) a% R' |, O9 F3 Z因为排线插座我特意留了个孔位,正好和主板可以同时用镙丝固定在机壳上,同样为了稳固,上了胶。孔位不要上,因为以后可能还要拆开来。6 D; ]3 H1 A. u6 k! I- _
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直接把排线焊接在主板上。嗯,这是因为AV端口是设计安装在顶壳上的侧边,而主板是固定在下方,所以如果以后拆机时,可以免除藕断丝连那种不爽的感觉。。。。(打个比方你觉得你的电脑里的电源,光7 n, w2 d" Y5 P9 r6 g3 X: K- _
驱,硬盘,等都焊死在主板上,你会觉得爽还是不爽?当然前提是你要懂电脑,DIY电脑,只懂用电脑的话就无所谓了。)OK,只要拔下排线插头就OK,这是我的临时方案。这还是看个人喜好了。5 V* T% ~; e/ A& r2 S+ I0 x
% }8 @1 W( J* A! ~2 V: t) O$ W, F& D" i
6 P1 @. g" z) M; E0 J1 u# N6 S& `这是背面的连线,随意找的线,不过质量还过得去。0 v4 M+ P2 F1 k( v6 G$ b) |
5 e4 Q/ @4 o9 \9 B8 n7 D; m3 C1 b% c% S6 M0 A4 t
看一下连接的效果。还过得去吧?' |( j9 J% y; w. | {7 \" q0 R
; d* @4 y/ A2 @" L9 C ]
7 A5 B, u2 Q6 F" U) N: a' ?
; a' U! v; N: R: ^然后把线整理一下。准备把机器安装起来。。
$ t" [- n. |: c; n9 R+ a3 k; T, X% ?: G7 M, W
OH !YE!!看到没?大功告成!多“性感”啊!![这可是用原装机来DIY的]边上的四分插好久没动了,以前弟弟表弟还有朋友都在,那时大家还都是学生,时间多,四个人坐一起玩,很有互动娱乐的感觉!!如果多几个人,谁输就换人,激动!!。想想现代的游戏,大部分除了画面党和无趣的设定剧情,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其实我最讨厌的是网游。骗钱骗时间,说白了,现在有大部分游戏都是快餐式。怀念以前。。。。当然不只是指怀念以前玩游戏,以前大家在一起时,一起上山探险,下水游泳和捕鱼,我想现代的小朋友都没这福份了吧?除了,山里的小孩,也许也没这么野。那时也没现在那么多烦恼。长大了有时烦恼的时候还没有人安慰,只会被越加指责,没法子,生活就如此现实,人总是要长大的。能做到的事情尽力就行了,人不是铁打的,应该说男人不是铁打的,也是有情感,也是有无法说出来的烦恼事情。也需要别人体谅,除了忙碌的工作,至少还有亲人的关心,还有我自已的一些业余受好和兴趣陪着我,帮我在无聊时不去想太多烦恼的事情。至少目前的状况是这样的。只有面对。[不费话了,继续]
. P3 u7 f, ~3 A, p, e: h
% W* z3 G u- Z7 c# w0 U/ C近看DIY好的AV立体声端口: k! X5 V/ ?6 [/ e( x
# x* s0 Y# z% j* i, E( D m( v% P
再来一张。7 m/ ]. L( e" L3 n! Q w1 s
下面来几张试机画面,因为手机换了,拍照功能比以前的差,所以拍的效果也没以前的好,实际效果很佳,我不是说被我改得画面变好了,只是相对上次,这次被我拍的不好看了点。
) N" Y# X/ \) U9 ^% Y0 M1 j当然了,这次DIY,主要是提升了可以现用的从单声道变立体声[2.0或2.1]。所谓立体声,不是有些人被误导认为的低音效果,BO!BO!BO!那种,那叫低音,是一种音频效果,概念不能混了。
0 @2 k/ C6 R4 u8 Z4 g/ J' b% q立体声就是左边和右边各有一个音箱,它们发出来的声音来定位位置感,举个例子:炸弹在画面中间爆炸,两个音箱一起响,炸弹在画面右边爆炸,右边的音箱响,但左边的不是没响,只是小声许多。炸弹在画面左边响,接下来你们想得到吧。。。
/ o7 S" ~) M3 A$ ?) U现在次世代音箱设备更高端了。有5.1声道 7.1声道。这些模拟的空间感更逼真了,比如你看《拯救大兵》的时候可以感觉到子弹在你四周乱飞,飞机在你头顶上呼啸而过。 这种感觉是拍电影时就安排好的录制的。5.1是分前方的中置音箱,还有右左音箱,还有背后的左右的环绕音箱,中置主要表现人声,左右也是主要空间声场定位,后环绕加进去就是个空间立体定位了。7.1的效果就更好。这里就不多形容了。。。这些音响要达到那好效果的话都得买好的。而且环境要求也得适合。。。且贵的。我家没有。有条件也想搞个,要求不高。其实一个人的满足是可以定位的,满足是决定在是否真正得到快乐,只是有时自已迷失自我了,道理人人都会讲,但实际上去战胜自已是很难的。而无脑跟风的发烧那是烧钱又费神搞不好像吸白粉似的。不说太多,我们这里只是了解一下。至少不会那么火星。) L" L. J$ @# C% d
这次DIY花了我不少时间,上午去报驾照,因为上次被抓过一回抓怕了。幸好有人,才省去几千块的钱。。然后去了电子市场,买了AV口和胶枪,回到家已经13点半了,吃过午饭上楼14点。准备+临时找东西和思路[过程中还要拍摄记录],DIY后安装好花了我一下午,到18点正好,下去吃晚饭,因为那时家人也叫了好多次了,上来后打扰了奶奶一下,因为她在看电视,我就接上我的MD,测试+拍摄。奶奶还在一边帮我整理东西,让我放MD机的地方。呵呵
- p# t0 b3 B" i! U4 M
- u7 N) e) G% J' M: H" v: Z重复刚才的话:
+ W) p" f S; G下面来几张试机画面,因为手机换了,拍照功能比以前的差,所以拍的效果也没以前的好,实际效果很佳,我不是说被我改得画面变好了,只是相对上次被我拍的不好看了点。
9 q5 O4 A+ Y7 _3 k* a/ `这些是在家里海信29寸CRT 电视上拍的。用的是AV信号源。
+ r3 h; b/ X: ^& u6 C& E: j( l- r" }: H# D% m
5 i; g% ]' |) [+ o& V: Z% k5 Q5 A B+ T( Q8 H( ~; t) _
2 H, v9 S# M5 J6 K; \$ B( E0 @2 j( {! C
+ Y+ y1 {, l) j) z4 N8 X- l& d5 ]! R
" x) @# t8 S* d5 F7 o$ T: k
. [1 ^+ r, T, j
# u' f& \( f8 m! F4 `) C1 q2 L& k8 ^
8 l, j) E7 y! A. }( _
5 X5 A% q. Z! @4 F' I" I4 Y5 K; Q1 ~3 ?9 V
2 z6 t$ A1 R+ L2 _1 E+ t0 \" v+ ?
; X% \, b; ?8 g* E2 `
8 }6 Q B2 [. j3 m. n; o# F写在最后:[送给好动的喜欢DIY的朋友们]+ p2 E3 z1 I. @ M3 M
DIY 让我们的 Live 更精彩!!
1 [9 Z3 S8 |/ y( \DIY是一个学习实践的过程,通过DIY你学习到了以前学习不到的东西!通过DIY的实践是理论方面进一步完善!
# Q# `3 n) h2 O( @1 e9 PDIY是一种挑战的过程,因为DIY同时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是一种“迷恋”的表现。你可以通过DIY向不可能挑战,你可以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
, T: ?1 H, I8 Y5 HDIY是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产品,充满创造性!同时DIY能让你体会到意想不到的乐趣,DIY可能创造极高性价比,可以物超所值!
- v! Z: W4 R7 P2 _* y7 i# v简言之,就是"亲历亲为",品尝自已的劳动成果。我的玩物我作主!% X+ \5 e1 ]8 u' k6 x. }
-------这就是DIY的目的!/ Z3 G4 I! H9 ^3 O% i* o' B4 h
- ------------勋原创 -----94686541-------勋原创 ------------勋原创 ------94686541------勋原创 ------------勋原创 0 c6 j; |0 f/ Y$ }1 s: ^, v4 |) E3 s
8 o* K* V; b# z" r4 O
[url] 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