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玩DIY [ VG DIY ] - Video Game Do It Yourself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378|回复: 920

一份回忆,一份感动!经典游戏主机改版发展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5 09: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世嘉卡带 于 2016-9-9 11:09 编辑
8 V/ l8 a4 |4 k+ w6 v* p" b# X  ^7 u2 B0 {6 s0 |: U3 i+ W6 H
本人发帖的资料全部来源n805冠恒论坛服务器转来.
: G0 r- G3 A5 v" O4 J& w. s4 h2 ?
从 80 年代起任天堂、SEGA 乃至於 NEC 所推出的游戏机主机,就经常有所谓的“改版”,本专题将带大家回顾从任天堂 FC 起的各家游戏机主机改版历程
. z0 B: a8 k7 q0 D' Y+ I

$ l  J# c% N+ P! m
# V, t. R) `: d1 Q' T* R
【任天堂 Family Computer】
# Z2 S0 I$ z2 U; i8 F
  事实上在任天堂於 1983 年推出 FC 之前,也有许多游戏机主机推出与改版,不过由於这些机种实在超乎记忆与考证范围,因此本专题就从大家最熟悉的 FC 开始介绍。
9 }+ F4 G$ b+ {! i& q6 q7 R( F  FC 的首次改版可以说是出乎意料的早,由於 1983 年 7 月首批推出的 FC,控制器上的 A B 钮采用的是方型的矽橡胶材质按钮(※),不但难以连按而且容易凹陷或破损。因此任天堂很快就将 A B 按钮改良为圆形的塑胶材质按钮, 算是 FC 的首次改版。
9 e& {2 d) P" S' ?) |# v
※与 START SELECT 钮相同的软性材质按钮,在 GAME&WATCH 上曾大量采用
1 z: J. K3 I5 T, P4 d, n

' h) p7 d. j! d" X* u# l0 S
上为初版方形按钮,下为改版圆形按钮
$ E3 M0 H& n/ K9 U; g0 d/ U# {

9 i5 d3 t) p7 k& |- u+ h/ E: V9 g
初版方形按钮FC版
3 u1 Y9 v: l1 _+ k( X9 }. Y

8 D( c% [2 I2 o6 C4 {' B* g# G8 C
改版圆形按钮FC版
- o- S5 T2 Z0 _& z' s) U+ K( Y

, M* V) z/ v# M2 W  m
4 M& O' l7 }; x) Z
SHARP My Computer Television C1
6 V6 G- Y$ \* i% [
6 T( U6 g( j9 ?  W
FC 推出同年的 1983 年,任天堂合作厂商 SHARP 也跟着推出了内建 FC 的映像管电视机「My Computer Television C1」,分为 14 寸与 19 寸两种机型,由於内部是采用 RGB 讯号直接连接显示,因此画质较一般以 RF 天线端子输出到电视显示的 FC 来得鲜明。
) Y( K+ m; l8 \$ U- \' v

4 y- \1 g- a- e- f[
align=center]
) R% l9 D, Y; j7 h. `
: D" I) k4 N- h1 ?
Sharp这台正式名称为「My Computer Television C1」的Sharp C1电视,也和FC红白机同一年发售,可以想见在主机推出之前,应该就有这种二合一产品的构想了。尺寸分为14和19吋两种,并且附送一块特别的卡带,内容是将有名的「大金刚JR.」(俗称小金刚)游戏改编而成的算数游戏。
8 \  r& V1 r5 S. `$ T. n  u% m. K3 K
特别的卡带大金刚JR收藏家眼中的梦幻逸品
; e4 v8 o) x8 E) j0 e- Y
8 \/ o: X$ x7 @8 [) N+ i* A

; b/ `. o9 G. R& |* P! y, s8 q
* Y4 M. y# q# N: E4 R& W& m5 N  A3 y
当时的家用电视,还不太有内建AV端子输入界面,因此早期得加装一个RF转换器在电视处,才能连结FC红白机的RF端子线,画面的品质也不是太好。但是Sharp C1内建的红白机,其影像讯号不是透过RF端子,也不是后来的AV端子,而是直接就走RGB影像讯号途径,将影像送至映像管显示,因此画面特别鲜明。/ j8 y- \5 m9 p& G0 ^
这台电视因为影像清晰漂亮,所以在早期,常被制作游戏攻略本的出版社使用。在二手市场上也是相当热门的商品,是收藏家眼中的梦幻逸品。早期也有一些回收业者,将电视功能已经故障,但内建的FC红白机电路板仍然正常运作的Sharp C1给回收,将电路板抽出来贩卖。
% o5 u, I0 y1 Qsponsored# `, T$ \, }& O' o& {! W: h2 u
Sharp C1在国外也有发售,美版称之为“Sharp Nintendo Television”,外型颜色主要为黑色,卡带插槽也是专为美版任天堂的卡带尺寸所设计,位置也不太一样。5 g9 S0 U  c$ z) \
7 `3 q7 C9 B- E5 C& Y! \
在当时红白机一台要1千元的年代,这台C1电视当然也是高价商品,因此能拥有的人并不多,可说是一台传说机种。
' `8 R6 b1 Q1 H$ S, d尽管这种电视在当时相当酷炫,却也有其缺点存在,例如无法使用任天堂磁盘机和某些周边,以及一些游戏无法游玩,维修不易等等问题。但也正因如此,才使得这款商品之收藏价值变得如此高,要是你家里有这么一台电视的话,请务必好好保存啊,搞不好会有收藏家愿意花大笔银子跟你购买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贡献 +2 热血 +200 收起 理由
xunxun + 1 + 2 + 20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09: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世嘉卡带 于 2016-9-9 09:03 编辑 , s* E( K: [+ }3 h4 O

1 S1 c4 a' j" m, p+ [6 x7 c+ A
˙任天堂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

4 I" n' p& U& L3 N) e3 z2 年後的 1985 年 10 月,FC 正式在北美地区推出,除了名称由日本版的「家庭电脑(Family Computer,简称 Famicom 或 FC)」改为「任天堂娱乐系统(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简称 NES)」之外,造型设计也大幅改变,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改版。
" c* Y- Q0 q, D
" B5 ^# M) }7 }5 }
NES 采用低调稳重的灰色外壳方正设计,卡匣改成横向插入,脚位与 FC 不同(有非官方的转接器),控制器从 FC 的 2 组固定式改为透过 2 组可插拔的周边扩充端子连接,可以自由替换成摇杆、光线枪、踏垫等不同的周边,比只有 1 组周边扩充端子的 FC 弹性大。影音输出部分除了与 FC 相同的 RF 天线端子之外,并添增了 AV 影音端子。优点有三,一是同时具备RF和AV输出(法国版还具备RGB输出),二是手柄的活动连接使得周边更适用,三是出于对ATARI SHOCK的警惕和自身权利的保护(这也是NES没有发售磁碟机的最大原因),搭载有防止海贼版软件的芯片;缺点有二,一是卡带的插入方式容易导致卡带磨损引发接触不良,为此NOA于1989年专门发售了清洁件Cleaning Kit,二是NES在设计上缺少搭载扩张音源的途径,导致一些利用到磁碟机扩张音源芯片的磁碟游戏或本身自带扩张音源的卡带游戏在制作NES版时声音非常差,例如恶魔城传说$ T. {' u/ l2 W+ y( V2 \
NES 的 2 组控制器采用相同的设计,不具备 FC 2P 控制器的麦克风。
' r  L# d2 T1 m+ L* Y4 \由於早年游戏机主机的设计复杂度低,通常都是以现成的晶片组合而成,晶片尺寸与耗电量也远不及今日,因此基於半导体制程进步的改版并不多见,通常也不会反应在外观造型或功能面上,因此 FC / NES 自 1983 年推出後整整 10 年都没有什麽重大改变。
) T7 N4 r' f" v- R$ F% Y4 j
˙SHARP Twin Famicom

6 D" H& ?# c! ?虽然 FC 本身没有改版,不过合作厂商 SHARP 在 1986 年 7 月推出了结合 FC + FC 磁碟系统(Family Computer Disk System,简称 FDS)的一体型主机「Twin Famicom(以下简称 Twin FC)」,造型显得圆滑亲和许多,除了同时提供卡匣与磁碟片游戏游玩功能外,并内建标准的 AV 影音输出端子,不需要搭专属连接线就可以输出 AV 影音讯号。
- y/ e9 E" Q( p7 E5 H( y! P8 ^

- Y7 v8 P% S7 Q1 O0 d7 _+ X$ l
0 M+ d+ f# k; ^. t5 Z顺带一提,一般的 FC 磁碟系统与 FC 合体後是长这个样子:1 a  [4 t0 t2 W. u& |
& ^8 F# Z* `6 K
) z2 l# _( s: @" @5 }" f' Z6 |5 v" ~0 J
FC + FC 磁碟系统

, g9 P% l& F# D& Y$ K0 S) s1989年夏普推出了SHARP Famicom Titler,这是夏普和任天堂在日本合作的产物,最大的卖点就是编辑功能,你可以通过触控笔在录制的游戏视频上书写问题或评语,然后再进行合成输出,这个机器也是唯一自带s端子输出的fc机型5 c+ F, _) M( ^
这种机型内部具有支持RGB输出的PPU,
7 J3 `7 k; S3 m' ]9 D

. R4 M" o. b1 O0 c9 z. tSHARP Famicom Titler主机

* q5 P) F9 W- Q; f: C1 h2 p+ z
4 ^% ~% E# r  E) e- r內部線路擁有原生RGB續接,外部採用S-Video輸出的Sharp Famicom Titler,可以對遊戲過程或其它的影片進行編輯並輸出,在當時是只有電玩雜誌、媒體等專業單位才會採購的業務用設備
4 C8 l$ l* v+ g/ L4 x) I
) ?9 R' m9 n; }/ b' y

/ M8 k# a; l# T
# X# r3 O' j- q% G9 j$ i
这可真是收藏狂眼中之古董逸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09: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世嘉卡带 于 2016-9-5 11:55 编辑 * Q9 G+ E0 n7 {8 J

* I3 y: ~7 ?  C9 r0 a7 \: ^; E3 |
˙任天堂新型 Family Computer
. ^6 ]) e# v' u( q( _- k
一直到 1993 年 12 月,也就是 FC 後继机种 SFC 都已推出 3 年多时,任天堂才首度推出造型设计与功能大幅改版的新型 FC 主机「AV 规格 FC」或通称「新型 FC」。 7 f$ s, T" T2 \$ i9 F
: k  ^4 ~" N5 H/ D  x  t8 A3 D  k2 ]
新型 Famicom
, e0 d* m0 ]- M0 I% @新型 FC 采用了许多来自 SFC 与 NES 的新设计,最重要的就是采用与 SFC 规格相同的影音输出端子,透过专属连接线就可以输出 AV 影音讯号,取代了旧型 FC 的 RF 天线端子输出。控制器也改采与 NES 相同的 2 组可插拔的周边扩充端子来连接。之外还包括与 SFC 设计类似的自动开闭卡匣插槽防尘盖,并取消卡匣的退卡装置,改为直接插拔。  t! Z: \4 a( R9 k. p
  
& E5 P# |, Y: O2 K  新型 FC 的控制器造型采用类似 SFC 控制器的设计,并取消了 2P 控制器的麦克风。
! L8 k# E: x9 B3 w  
# n) o. L. ~3 a+ L( k# X" C# ^  由於新型 FC 推出时已经是非主流机种,因此价格只有当年 FC 一半不到的 7000 日圆,不过一直持续生产到 2003 年 9 月才正式宣布停产,等於是又跨了将近 10 个年头。
  P6 H# k" z9 s; A( y
˙任天堂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 2
5 ?0 ?, E% _6 }9 y, Z  |& i* [
在新型 FC 推出前 2 个月的 1993 年 10 月,任天堂也在美国推出了 NES 的改版机种「NES-101」或通称「NES2」,整体造型大幅改变,卡匣也改成与 FC 相同的上插式,不过取消了 NES 原有的 AV 影音端子,只剩下 RF 天线端子,规格上可说是不增反减。) y6 u! Z: O0 q' L9 j
$ O! Y2 \" Z. U( R; \# G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 2

7 a# j0 w- G" z4 }0 m
4 e8 G+ |. J, }* D3 Y+ iNES2 的控制器造型与新型 FC 一样采用类似 SFC 控制器的设计。非主流且规格缩水的 NES2,价格只剩下当年 NES 同梱包对折再对折的 50 美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0: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世嘉卡带 于 2016-10-17 21:40 编辑
8 [3 p4 c8 S9 f- d/ o4 s9 j) B1 I: P
任天堂红白机最后一次改款
+ ]5 x& P9 d- T, E& z
NES Classic

! D# T* n' t4 i$ d  S2 m6 N
4 Q. Y5 {$ Y( x0 ^) v对于FC的怀念几乎是全球80后玩家的共同情怀,因而在美国,仍有不少玩家至今保留着主机可以重温回忆,但是现在的主流电视机普遍采用新接口,而原版NES(美国本土FC被命名为NES)在新电视设备似乎显示效果不佳。不过无需担心,因为就在今天,任天堂忽然在美国本土发布新品NES Classic min,它支持HDMI视频输出,还内置有30款FC经典游戏,售价仅为60美元,对于情怀党来说,这口冷饭怎么也得吃一口。NES Classic mini的造型几乎延续了此前NES的特点,只不过由于采用了闪存介质,所以整机并不能读取卡带,机身也不具备拓展功能,这意味着它无法让老玩家们珍藏的99合一重获新生,不过好在在NES Classic mini中已经内置有吃豆人、马里奥、塞尔达、恶魔城等30款经典FC游戏,已经足够怀旧。
0 Z% U# m* e+ tNES Classic mini将在11月11日于北美和欧洲地区正式发售,不知道任天堂选择这一时间是不是有意讽刺单身狗悲催的人生,毕竟在包装中只配备了一个手柄,看来单身狗只能独自消磨自己的时光了。当然啦,如果你想要与家人一同分享乐趣,任天堂也提供了10美元的手柄单独出售。, m3 ~( Q. J) w/ n

* R% B' q1 a" ]. ~' b3 a
6 `- y" ]) |) o* r( k% _/ [: Q+ t2 s: ]
& Y8 H& b" r' ]
9 G3 [9 O! s, w2 f1 ?& m2 e( q
Nintendo Classic Mini: Family Computer
# J9 }) r1 M0 g& m

- Z& Y( x( i4 {" J9 G  }现在,这款游戏机也正式面向日本市场推出,名称也变成了Nintendo Classic Mini: Family Computer。迷你版FC外观延续了1983年款红白机的设计,而且内部收录的游戏作品与美版有所不同。
$ o% c! T" F; p据介绍,日版迷你FC当中预存了30款游戏作品,包括《超级马里奥》系列、《忍者龙剑传》、《功夫》、《塞尔达传说》、《热血系列》等经典游戏,难怪有日本网友在看到这款游戏之后大呼“终于又找到童年了”。& X3 j* n3 J6 F) h1 |, E
按计划,迷你版FC游戏机将于2016年11月10日在日本上市,售价5980日元(约合390元人民币)。7 |- V" L% }. G& f- Z0 J
" {. [' A( J4 x% ~
0 e: b5 [# w0 ^$ j  ]  I" z
* @* D8 n; k- z. L5 X6 V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4: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世嘉卡带 于 2016-9-5 15:22 编辑
7 @% r* R4 f2 m+ B
) e: g" ]' _% _% [
【SEGA SG-1000】

2 E3 {8 x* x6 U* O有别於 10 年如 1 日的任天堂,另一家游乐器大厂 SEGA 则是以主机改版款式众多着称,1988 年推出的 SEGA MD 就已经被称为「SEGA 5 代」,由此可见其代数之多。
0 H$ n8 f8 ]( k- |+ ^, h0 B, n4 l* j3 D7 ]
SG-1000
7 V$ `# R4 {" Z+ E
SG-1000 是 SEGA 首款家用游乐器主机,与任天堂 FC 同样於 1983 年 7 月 15 日在日本推出,基本上是以 SEGA 家用游戏电脑 SC-3000 去除键盘後专门针对游戏用途特化的版本,台湾玩家比较熟悉的名称应该是当年台湾代理商所取的「阿罗士(Aaronix)」。
! d: M, [) ?/ b- B; gSG-1000 的造型看起来颇为阳春,内建的 1 组固定式控制器采用的是纵长型的摇杆与按钮配置,与後来大家所熟悉的典型控制器设计相差甚远,操作起来非常不顺手。
& z4 c/ A" w0 N! t, |- R
% R% i+ b0 K3 t8 ?  K" |' X& }- U$ Q
˙SEGA SG-1000II
) T* C0 Y$ ~/ B( G/ M( f% v1 O, O
有监於此,SEGA 於是在 1 年後的 1984 年 7 月推出了 SG-1000 的改良版 SG-1000II,硬体架构与 SG-1000 完全相同,不过造型设计上则是有显着改变,不但主机本体设计变得方正洗练,控制器也改成大多数玩家所熟悉的左方向钮 + 右按钮配置,透过 2 组可插拔周边扩充端子连接,虽然方向钮上还是有突起的小摇杆,不过可以依照个人喜好拆卸。
4 J0 P; |, _. q0 M6 ]" W" u- L1 r1 y* s' D6 ?+ O* u
SEGA SG-3000
  H" Z8 g3 o: V
3 ~1 S9 ~! E/ u' ^6 k' o1983年,世嘉又推出了一个计算机版的改良型号,命名为SC-3000,售价比SG-1000略高为29,800日元。SC-3000可以兼容SG-1000的游戏卡带,同时也能运行一部分计算机应用程序,用户可以使用BASIC语言自己编程,因此它最初一直被当作是电脑销售,销量也好过SG-1000。( i: f6 s$ n  F; b# y' E
1 g& M  S0 p9 L
7 Z2 L5 O, R. ]' Y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5: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世嘉卡带 于 2016-9-5 15:14 编辑 0 R1 I4 P# q- d4 A$ y& w

7 z  r- M7 f; Z6 s/ J, R2 p
˙SEGA MarkIII

' y: g2 R/ {; I* ]在 SG-1000II 推出 1 年多後的 1985 年 10 月,SEGA 又推出了 SG-1000 系列的改版机种「SEGA MarkIII」,而且这次改变的不只是造型设计,而是连处理能力也一并强化。
" A: T9 w1 V1 N$ b
$ v& V% t$ S' @; |& tSEGA MarkIII 是 SG-1000 / SG-1000II 的高阶相容机种,包括 CPU、绘图晶片与记忆体都有所强化,同时显示色数增加到 64 色,卡匣插槽与 SG-1000 相同,可相容 SG-1000 的卡匣,并具备专属的大容量卡匣「Gold Cartridge」与卡片型卡匣「My Card MarkIII」。
) X- j" U: t' v' g/ B& V; A( b2 O1990 年 10 月推出的掌上型游乐器「Game Gear」就是以 SEGA MarkIII 硬体为基础。* u& j6 b7 R- x8 B- ?% |  y% Q
2 ~( K/ w6 S& O( Y9 ]
˙SEGA Master System

* [$ f: O0 m6 J! M: K+ f在相隔不到 1 年的 1986 年 6 月,SEGA 首度进军北美市场,将 SEGA MarkIII 改名为「 SEGA Master System」在北美推出,外观造型改头换面,卡匣的实体规格也改变,因此日本版与北美版的游戏卡匣并不互通(有非官方的转接器),不过功能上并没有变化。; n# C6 b, w; X7 h2 g
* L% z+ e% I/ ~% Q& F
Master System(日本版)

2 N( \4 n0 I/ M2 a有趣的还在後头,隔年的 1987 年 10 月,SEGA 又在日本推出了同名的日本版 SEGA Master System(以下简称 SEGA MS),虽然造型设计与北美版相差不大,不过功能却与北美版不太一样。日本版 SEGA MS 内建了 SEGA MarkIII 选购配备的 FM 音效单元,搭配支援游戏时能享受更佳的音乐音效表现,还多了 3D 液晶眼镜连接端子与连发设定功能。
% `# T% ~7 Y1 `& ~2 b& s( E% l
$ C/ q/ I* y0 M- W1 w
F
M 音效单元 SEGA MarkIII 安装 FM 音效单元

  y$ B( K2 [; V( I1 ]不但有地区版本的差异,连同名主机都会有不同功能,可说是相当复杂。
7 W% |; l) V/ z6 G以 SG-1000 硬体架构为基础的一系列改版至此告一段落,之後则是进入新的架构。5 d' ?# }% h# |5 C" m
3 m9 Y/ z' ?- |/ `/ q4 w

& p$ Y, f  q* n; f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5: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SEGA Mega Drive】
6 ]& T8 Q0 A* H, a! V' o
在相隔 1 年後的 1988 年 10 月,SEGA 推出了以「SEGA 5 代」广为玩家所知的「SEGA Mega Drive(以下简称 SEGA MD)」,采用新的 CPU 与卡匣插槽,因此并不能直接相容 SG-1000 的游戏。不过内部仍保留前几代主机的 CPU 作为音效处理用途,只要安装选购的卡匣转接器就能相容前几代的游戏,保有 SEGA 主机一贯的向下相容特色。/ R/ m) Z. `( B5 n
, S' @# B' Z, R3 v! N9 |

+ Q" Q1 l& i; e0 P& G" i$ A* `+ l) B( o. K! e) c/ t
+ d8 j. Z- x# o9 @
卡匣转接器 安装後可相容前几代的游戏
) W( Q# }! Q, [: E9 `; 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6: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世嘉卡带 于 2016-9-8 22:36 编辑
1 _! s" \7 x8 j
6 s, Z; u; d3 C4 S
SEGA Mega Drive 2
* Q1 l0 ~% q* k/ l% }" M- [
" n4 e) c8 C5 d' M6 U( `' P
在 MD 於欧美地区获得巨大成功後,SEGA 在 1993 年 4 月推出了首款小型化的廉价改版机种「SEGA MD2」,省略了电源指示灯、耳机插孔与音量调节钮等设计,并改良了 AV 影音端子的规格,可直接支援立体声输出(MD 必须从耳机插孔才能输出立体声)。  E; k6 V- \, x( U) [7 K+ u: h: Z
* \2 o, b! {( W$ V/ a& D
, @! h1 G5 L- I* {5 i
8 x* v0 A3 l2 o0 {2 w# d7 V
6 i2 N" f* G7 Q0 T  e6 m; w+ q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7: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 W: I) T; y- ^! ?
˙Victor Wonder Mega

) @" J: k0 j# N4 s; m继 MD 专属 CD-ROM 扩充周边 Mega-CD 於 1991 年 10 月推出後,SEGA 就开始着手开发整合 MD 与 Mega-CD 的一体型机种,首先登场的就是由日本 Victor(JVC)开发,1992 年 4 月由 JVC 与 SEGA 分别推出、配备超级豪华的「Wonder Mega」。$ k& g2 B/ \: D% F! T
  ^6 ?1 z* s4 r3 G

. S6 C+ k0 R( `. k! WWonder Mega 采用充满未来感的洗链造型设计,机身上配置了完整的播放控制按钮,并具备麦克风端子与 MIDI 端子,内建卡拉 OK 功能,规格功能相当强大,不过价格也是非常“强大”的 8 万日圆,比起 SEGA MD + Mega-CD 的组合整整贵了 1 万日圆。$ ~' a0 k( [: B7 u
/ ~% l, m  V, j: |: A/ ]# D
Victor Wonder Mega M2, b  {8 O# z9 m) o
在非常“强大”的 Wonder Mega 推出 1 年多後的 1993 年 7 月,JVC 推出了 Wonder Mega 的廉价改版机种「Wonder Mega M2」,造型变得更轻薄化,取消了很少运用到的麦克风端子与 MIDI 端子,并采用 6 钮配置的无线式控制器,价格则是低了 2 万日圆。% T+ w4 u* ]0 z( H! H. d. B7 W& E

  y, J/ T. i5 Z# i7 a. Q+ J6 }& H" J2 l8 y+ e. ]
! B+ @" N; ^$ c% z$ P
& A* L, ~% Z/ y; c$ h
+ |  ~4 Q; ?3 _2 S" q, G) b$ Q" C

6 x: N6 e: N1 ?
! e$ @3 I$ k) g8 W- ^/ T6 z( I. P  M
7 c0 l0 ^' U6 j* X$ E
3 H/ j5 V/ U" w% Z

+ ]2 r  W' O/ C; r& J+ |# U+ G) D5 f* _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7: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SEGA Multi-Mega
: Y& b; c) K1 a. }
  1994 年 4 月 SEGA 在北美地区推出了 SEGA MD + Mega-CD 的最终改版机种「SEGA Multi-Mega」,体积大幅缩小,造型如同 1 台长型的 CD 播放机,机身上配置了完整的播放控制按钮与液晶状态显示幕,作为 CD 播放机的功能相当齐全。不过推出时 Mega-CD 已迈入尾声,同年底 SEGA 就推出首部标准配备 CD-ROM 的 32 位元主机 SEGA Saturn。( o1 A- q$ n8 G) \6 a) l

( ]$ e( O; m# _1 `3 j! Y- {7 x* I* T8 T
SEGA Mega Jet
' @) n2 R' o2 H4 U! |为了提供飞机乘客租借游玩的特殊用途,SEGA 於是与日本航空合作开发 MD 可携式改版机种「Mega Jet」,将主机与控制器一体化,可直接手持游玩,不过并未配备电池与萤幕,必须搭配外部电源与外接电视萤幕,後於 1994 年 3 月开始在一般市场上贩售。
/ [! Q6 U! P" [* j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Video Game Do It Yourself ( 闽ICP备14000865号 )

GMT+8, 2024-6-17 10:54 , Processed in 0.0650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