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45|回复: 7

MD-CBOX 色差输出详细解说,15K/31K通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8 21: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n805 于 2015-12-19 19:48 编辑 6 Q8 i! k0 N1 O) `
. i  O" z8 m7 M, i
本章对MD-CBOX色差功能说明。
2 S  @) r/ \2 n, E+ I% ^YUV ,Y(B-Y)(R-Y)是色差的统一名称,Y(B-Y)(R-Y)反映了色差的矩阵计算方法。: F0 h" ^4 K% B. \* g6 ?
YCBCR是隔行色差,行频是15K,该功能主要在大屏幕CRT电视机上。7 g/ M8 {6 N. V3 c5 s
YPBPR是逐行色差,行频是31K,该功能主要在大屏幕液晶电视机上,和带TV功能的显示器上。; ~8 _/ d, }2 h* L1 M
当然专用彩监这里不谈。
5 L7 P. R% B0 XMD-CBOX内置的YUV色差矩阵编码器,能对15K和31K的RGBS信号进行色差矩阵,输出对应的YCBCR和YPBPR,
, q3 n/ O) I" e6 A' o* F不论你是低解的基板 和 高解的基板,都能使用YUV色差功能,MD-CBOX只是编码,不是转换,所以,当你输入
# O4 {  H  Q" j0 c9 D: |0 r$ k31K的RGBS信号时,是不会输出隔行15K的 AV,S端子视频信号的!5 n4 k0 a& s* Q! T, W4 X
有些特殊的基板,信号线接法不一样,可根据MD-CBOX说明书里的端口定义自己制作转接线,我这里用PDVD的' J8 V' W: B9 F" i# U
VGA信号做了个测试,供大家参考。
5 M* A5 _. ~( A一共测试了两次,液晶电视在白天用手机拍的,用的是工程版的CBOX,液晶显示器是在晚上用相机拍的,光线暗  ?, }0 Z) p& q  Y# F
效果差了点,测试信号为  VGA  640X480  60HZ   RGBHV 其中,HV采用电阻方式合并为复合同步信号。
8 _, ~$ i* J, Z, qMD-CBOX供电是用闲置的VGA端口用DVD的电源,不过DVD电源不太给力。
1 a1 g) _: ?. t' Y/ f9 I$ \% _6 h- V5 H' `, s2 ^3 R: A; w0 r
[url]     〔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Diy币 +5 收起 理由
勋勋 + 1 + 5 又有新进展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21: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805 于 2015-12-19 19:48 编辑
7 l: M1 K4 ?( D/ x7 q
1 n0 ?' L8 ]4 i) p; ?8 W又进一步的提升,太给力了!!; I/ W6 Y, j+ v5 t5 Q0 \; f* W" z3 d

6 F8 y& P' w- a7 {" D" G: r0 v[url]   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15: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805 于 2015-12-19 19:48 编辑 / q. S" u. N5 F0 x
$ i$ J7 n! C5 Y
问大师个问题:
, e( W+ t2 G% w$ {& l' G! ^此板的信号转换过程可否理解成为A(RGBS) to A(YcBcR/YpBpR),而没有A-D,D-A过程?
/ d2 K: |# q8 m+ }: G1 u; Z6 t' q0 p& a6 y; J  A. c) C
[url]     々 々 々 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18: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805 于 2015-12-19 19:48 编辑
: ?0 W. }8 D9 m) W. N# p! O
  J  P$ m: Q8 V$ a1 y没有ad,da过程,是只接编码,而不是转码.
- v! M3 G' C& L! J4 I4 y3 x0 v  ^' y) g8 t1 n0 y" `, R+ j
[url]     ろ 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6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805 于 2015-12-19 19:48 编辑
, {3 w& @( u0 z0 `+ Q9 h& J0 H9 `# u7 ]: J7 Z& h% k
哦,真是这样,模拟RGB->模拟YUV这个解决方案我认为是比较完美的方式了,精度损失最低。) b- v$ ^8 }2 z$ z# f$ U3 Q
但是大师怎么不制作一个Low Cost版本呢?很多朋友用的是家用机,基本上都是使用AV、S端子输出到电视,目前大多数电视不具备RGB输入端口,或者具备端口而不支持15KHZ行频信号,所以无法达到主机最高质量图像输出。而使用电视盒等Deinterlace设备由于信号经过A-D、D-A过程精度损失很大,效果很差劲,还不如直接连电视AV。
2 T4 G$ h+ N; m# RMD-CBOX整体价格有些高,超过了一般家用机用户可接受的价格底线,而且附带的手柄/摇杆转换功能99%的人不会用到。如果设计一款精简版,只有RGBS->YUV功能的设备,成品价格估计可以降下来不少,这样出货量应该会增加不少,带来的经济效益要比卖10、20台完整版要高。
% i2 q* N7 E5 W& l
' i$ ^6 U6 W, Z[url]     ▕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21: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805 于 2015-12-19 19:48 编辑 0 n' }8 e! T. o0 ]
" g3 J/ e& t7 q1 h2 D
哦,真是这样,模拟RGB->模拟YUV这个解决方案我认为是比较完美的方式了,精度损失最低。1 f$ x* C6 M1 N  n+ u% @
但是大师怎么不制 ...[/quote]1 J0 T) E# b+ p, }
单独的 RGB 转 AV,S,YUV  编码板会推出的,期待下把。。。" P: s; |0 k% k% H0 u

. m  B1 W: p9 G1 Z6 Y[url]     ┢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6 21: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805 于 2015-12-19 19:48 编辑
7 T! g5 C3 V1 p7 h- c1 q  z( ?7 s) I; |
太好了,原来大师早已有计划推出单独版的设备,非常期待,产品如果问世我将第一时间支持/ b# |# u9 G" j

* c# z# U8 ]& J[url]     ﹫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7 21: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独的板喜欢DIY的朋友更期待,喜欢到手就能玩的更适合MD-CBOX套装版本或定制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Video Game Do It Yourself ( 闽ICP备14000865号 )

GMT+8, 2025-5-11 10:43 , Processed in 0.09695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