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玩DIY [ VG DIY ] - Video Game Do It Yourself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tpfMMety

一台旧寨机无图像输出 请教如何检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6 19: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9yuan 于 2014-11-16 19:47 编辑 3 ?0 B5 ^2 V8 H0 n+ e
stpfMMety 发表于 2014-11-15 15:051 F2 L/ ~( Y* G
整合电源和射频的板子 与 带软封大黑疙瘩IC的板子 的连线为5针的排线。
& J( j+ w$ ^& J. a. Q1 U6 D0 @4 C3 Q, S. V
排线连到主板上的5个焊点,其中4 ...
; R! ^5 h" g, P" D. }3 @
" W4 [2 Q3 L5 r7 n0 O3 B
5组排线应该分别是GND VCC AUDIO 语音IC电源输入 VIDEO。可以参照创造者的AV板修改电路。你说的那个淘宝上卖的AV板是不是骚哥卖的那种40+一块的AV板,利润有多少,主要看核心技术。* ^9 Q, a% F( H  _3 D
顺便介绍两个怀旧电玩硬件改装的QQ群一个是老鬼(LCL)的 90975567,另一个是一生的21097558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20: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FC游戏画面中的“竖线”,我又有了新的认识。
  n# q% x8 S9 L- c7 R$ |# u9 ]! Y7 B3 G7 P) ~9 S
确实有 竖线, 手里的两台机器都有竖线。* [# P0 a/ W: k, n

! [7 y& J/ J+ Q) N( ?  P: b6 |) V- O小时候有得玩就不错了,根本就不重视画面,, d3 N. [2 ?- E" j. H; B
如今对游戏早已经没了小时候的那种兴致,反而是对游戏机硬件的简单维修和调试更感兴趣,% A8 K' ~+ ~; j# n. y0 f$ i  s
多合一的游戏卡,选择游戏的画面往往比较暗,进入游戏后选择单双打这类画面也是比较暗,8 h! f: E( G" P, |
在比较暗的画面下很难分辨出画面上的竖线,
) n* {: l, D) V3 \/ F1 ]! \另外似乎不是所有的画面中都有竖线,4 Q4 x/ D/ @; ^( C' D' Y+ o
不同的游戏画面的干净程度也不一样。
% V2 {- q& V7 t' R. q- `9 b有竖线的游戏画面,选择那种比较明亮的场景,就容易分表的出来规律化的竖线,
/ u- ~- x5 B! \虽然可能不那么明显,尤其是如果更关注游戏内容的话就会被眼睛忽略,0 t* ]3 n# K! o" e8 q
但只要仔细看,一定能看得到。& X& z5 b) z1 A5 Q5 n! ]
! ^4 P  A8 R3 D( G! T" E
明亮的场景 比如有天空的地方,浅蓝色的地方,都有可能是比较好的观察竖线的画面。, S+ R2 n8 r8 f9 k0 M

* u. g: B* U. x7 A7 K另外“中国象棋”这个游戏比较适合于观察或者调试竖线问题,
) [/ m/ m. E- E  X没进入游戏前的绿色背景,很容易分辨出竖线。
5 l! A, C9 I% J4 Z游戏开始后棋盘所在的大背景也能很好的观察竖线。0 U) E. V1 m0 ]; T
3 ^/ v& @  q# v5 C

! d4 l: @. g1 c! @看来小时候忽略的事还着不少,长这么大了才知道游戏画面上有竖线。- T' S$ d) y3 f- O3 n. N) V$ j9 f
如果是在个人能力范围内的话,那么这又是一个可以花点时间折腾一下的小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21: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69yuan 发表于 2014-11-16 19:45
; [* b8 R/ ^3 F- o5组排线应该分别是GND VCC AUDIO 语音IC电源输入 VIDEO。可以参照创造者的AV板修改电路。你说的那个淘宝 ...
. l. K9 }) M; W0 C: d  z
哈哈,2 X7 E* x) A$ Z; P
确实,应该是VCC啊,  ]0 p: T. T7 c1 _- s. _
我把它分家了,VC和CA,难怪不知道啥意思。6 F4 g: K* ^6 |" u  P; ]% _( e" @( `
经过你这么一点拨就更清楚了。- `* H6 k7 S. k+ s4 \+ `+ W

! i4 B7 v2 q/ k# A: e* q, N+ i+ j不过虽然板子上标注了VCC,但是VCC那个焊点连接的却是语音芯片,即语音芯片供电。
& A% ^1 ~- L; o5 _9 Q没有标注的那个焊点则是直接和稳压管7805的输出端相连,即正5伏输出。
  i: r8 {: I8 a% g0 S按常理来说正5伏输出应该标注VCC更合适些。寨机,能做这样,也不追求啥了。
8 C( D) f5 Z9 z0 ^& `7 w标注稍微有点混淆,排线的焊点设计不太合理,线拧巴着。4 r) ~7 c3 H  X  S& d
7 B" m9 P9 E- g- U0 B
一个三极管放大输出画面倒是很清晰,但也能看到竖线,- f6 }6 x2 [2 V4 V% J8 `! ?' V- }
有趣的是 简单的改造AV输出后,画面竖线要比创造者效果好,尤其是在液晶显示器上很明显。
& p- w9 u  ^, a7 b6 X, D1 U3 X竖线问题还得弄一弄,看看能不能改善或者去根。
' a5 q+ ^( E& _, @8 f5 d# u8 g9 }$ m4 A9 F/ m
高集成度的寨机似乎很省电,变压器的电压降很低,稳压管也不烫。
: X* }) f( ~- W& g, L5 B) v" M5 t更早期的创造者的稳压管要热的多。
! t. B0 }0 s; D4 c3 e$ V* Y+ ^" L9 V* ?
7 E* A( c; o5 Z' |  r; B
我是最近才来到这个论坛,骚哥不骚哥的 我不认识,也不知道你说的是谁。
, Z1 n; \3 M, v, S倒是有个用户,只要是涉及到AV输出的,几乎就能见到他见缝插针的推广自己的店铺。: W6 k2 Z8 c: ?% k& L- |7 c
那个板子卖七八十块呢,这是近期的价格,早期的价格历史我不了解。一台FC才多少钱。
# W. P. t; {7 S$ N2 T& |
- k4 G$ D" k( W陈年旧货FC只对经历过那个年代有回忆的人有点特殊意义,本质上是没啥价值的东西,( U" J, a9 B! T; k8 ^) k. _9 U& B
天价FC两千一台,那是只为赚钱的人炒出来的,也算优点稀为贵的道理,0 t! O; i4 d! ~% Q6 R/ g, W
但本质上不是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说句不太合理的话,年纪更大的人不会觉得那东西有价值,) }& W) _1 b: r. Y
等78十年代的人都没了,后面的年纪更小的很多代也不可能认为它有价值。
0 S3 e, V/ I# Z+ N2 R# x( i6 y/ b' F% Y
不太恰当的比喻,如同钻石一样,很早以前就是特殊的石头,+ O8 R1 V! H4 d& c
商人拼命给这石头加上附加信息,什么恒久远之类的,经过多年的洗脑就成了现在的天价石头。- T6 C* Z. [$ Z% _4 u, G
其实那算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营销。
. a4 K9 U4 r0 Q3 g& h* K, ]& p商人嗅觉灵敏,总能从比较特殊的东西上找出和钱挂钩之处。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血 +10 收起 理由
xunxun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0 09: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早期山寨FC缺失AV信号的分析:
  Q- a% f( e  h/ r4 [8 Q  w, i% Q, i9 E# u% W
我也发现90年代初期的组装机有部分AV接口是摆设,接了没信号的。现在就拿比较普遍的小林通来说罢。
' z* H0 }2 O' K" l  c% W2 }) g  ~; Q2 W* o
小林通5代,应该是仿造的小天才IQ501,但是制作不如小天才精良,用料和做工都差一截。而且制作加工的态度很让人不爽。它的AV输出,电路上都做出来了,但就故意不给你连。你如果用导线连上的话,会发觉画面输出偏暗。" @- y  f. S: J& p
( A! ~7 P7 ]* o$ L
好,这就是不给用户连AV输出的原因!!因为这些寨厂估计都是小作坊,他们只是拿来公板的RF板,CPU-PPU板,外壳来凑了一台组装机而已,真正就是在组装,并没有电路设计的实力。而给他们供货的上游(估计就是小天才TXC委托某些贸易商代理做好的电路板模块)也不想让他们做的更好。. E0 l* g7 |8 |7 I" M* [

+ G8 ^6 o% z7 e6 g$ u; X这些小作坊看到AV输出画面暗,就干脆电路上不连了,接口还是有的,只是为了填补结构的空间的摆设。
# A- ?9 |! d. s! A$ Z. \- O
7 t5 T* S/ W) E8 l) d其实很简单,视频输出暗是video放大出来的电阻偏大了,改小就可以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血 +10 收起 理由
xunxun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Video Game Do It Yourself ( 闽ICP备14000865号 )

GMT+8, 2024-6-29 21:45 , Processed in 0.0763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