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805 于 2025-1-5 03:33 编辑 ) B/ C' {9 V) Y2 N
{" s% ?4 W5 d. V+ s& K# K
* L8 E. s( ^. z9 F6 T双处理器
) w, N( O8 U- J1 f" C在土星开发的末期,坊间也开始出现日后的对手PS的传言。PS的CPU R3000主频33.86MHz,主频数比土星的SH2高了20%,但并不是什么特别大的差距。比起主频,更重要的是PS拥有土星所没有的顶点运算引擎,用来专门处理3D运算。3 k$ V3 E& t5 s& m" {2 g% H* d
根据上文的计算,土星每秒可以进行19万次顶点坐标运算。拥有3D运算处理元件的PS理论上每秒可以进行450万次顶点坐标计算。但是这450万3D多边形并无法显示。顶点处理引擎并不是以顶点数据为基本,而是以3D多边形为基本,实际演算速度大概是每秒190万个多边形。运算能力虽高,但是显示输出能力跟不上,能显示在画面上的不过36万个多边形左右。
3 [& v0 W6 V, p0 [$ I土星因为是「2D游戏机的究极形态」,所以显示输出能力甚高。软肋终究还是再运算能力上。刚才也提到过,纯粹只进行3D运算,也只能获得19万个顶点坐标数据。而游戏需要运动,需要处理各种其他的数据,实际能进行的3D运算也不过就10万回左右吧。
, Q8 f( r9 x+ j4 g: L土星3D机制下,两个相邻的多边形可以共享顶点坐标,虽然在制作多边形上是省事了,但是仅有一个顶点也绘制不出多边形,所以真正能产生的多边形也不过每秒8万个吧。PS的36万多边形也是理论最大值,取一个比较接近现实的值,比如18万吧。18万依旧超出土星非常多。如此一来土星无法与PS抗衡。
, U0 g7 ?* e4 }: R于是世嘉向日立寻求解决方案。可惜所剩时间不多,事到如今要将机器的性能提高两倍简直天方夜谭。但SH2还真有这么一个诡异的功能。多处理器协作功能。世嘉一直自认为这是具世嘉的要求加入的功能。而日立的这个设计似乎更像是研究层面上的一种娱乐。 j. o+ F8 y. r2 E+ B! A5 Q, x0 ]
不管怎么样,对于世嘉来说增加一个CPU并不会对现在的机体设计有很大影响,性能可以大幅提升,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有实现性的方案。
+ i- @1 C' `. g2 Y1 U, c放在当下多处理器很常见。但在2000年以前,多处理器非常罕见。笔者依旧记得在杂志上看到双Xeon处理器的服务器电脑差点脑裤子的感觉。技术罕见,所以多有类似于“程序猿不习惯给双处理器变成,所以很多程序其实都只用到了一个处理器”等等谣言。
. ?, ]; x9 ^, j: l% _# p3 G' K# E其实这只是谣言。8 p# A1 j% {+ X) b. K6 B
就像刚才提到的,一个SH2的性能根本无法运行3D游戏。所有3D的游戏都必然的会用到双处理器。2018年了,索狗程度肯能还不及我的索狗们可以清醒清醒了。与土星同时发售的土星版「VR战士」是针对街机版制作转换器,将其转换成SH2可以运行的程序。
0 f; c: x- o& \+ Q, _. C, I; R之前有提到世嘉的MODEL1街机主板拥有顶点运算专用的元件,要显示一个多边形只要指定几个顶点坐标就可以。但是这样一个过程在土星上就只能依靠两个SH2.9 w; G9 g2 X! r' j7 r
土星亮相的初期,很多东西都还处在摸索阶段。双处理器的使用方法也还不明确,并且开发周期也不够。这导致土星版的《VR战士》充满BUG,并让玩家有了「土星性能不好」这样一个印象。
. t- Z' f/ N0 S5 a: i* m5 b但《VR战士》是一个很好的试金石。因为它证明了土星上可以运行3D游戏。
, g' f0 I4 T4 H1 T a之后,《VR战士》的程序被结构、整理、修正了之后成为了3D运算库。这个就是当时的新OS,土星的SGL——SEGA Graphics Library。
. w+ e5 [4 @& S# V7 o/ \8 N8 @* I7 n( O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