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孤い刃

请教机器怎么改rgbs(已换n制满屏全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4: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い刃 于 2016-8-3 14:28 编辑 / X, w( k( m, v" u' T6 ]% C# X
不拘一格 发表于 2016-8-3 03:57 & D, x4 e0 `0 b  M# [/ J  s9 A
我收藏了两个PCS8301的MD,一个TCT6801。
. R) H4 M8 Q2 P% |' x. y. G! S. ?6 {7 D; E( y) x" k( C1 I
PCS芯片组,是克隆芯片当中性能最好的,其有接近SEGA原装芯片的 ...
& c8 V: a) t" _8 E3 P9 J0 S

1 E; q  m1 G0 t* X大神你好,谢谢你的指点,你说这个是打磨的pcs,是指那个md270芯片吧。另外你说不用换晶振,就能改成日制/p60该怎么改?我完全不会。还好现在的晶振是插座的,很容易替换回原来的。要怎么改?或者跳线?
# {* F  k3 S* C* 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 16: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拘一格 于 2016-8-3 16:33 编辑 8 u, W; x. |: M7 h
. P" i2 N5 Z/ ?0 r2 n0 I
因为你是53.203424晶振,而不是17.73447或者14.318xx。
3 g2 t3 z0 _. L& l0 u4 _; Z  O! A7 X, ~: j$ S. _* x& d
因为53.203424是后两者的公共基准,可以由他分频得到后两者,分频是内部一个锁相环,设置两个参数out=in*M/N, M/N是4/12,4/15,这里M固定,所以直接由N决定分频比,也即N=12X对应17.73447(确定了PAL的场频50Hz),N=15X对应14.318xx(确定了NTSC的场频)
. E* V% f& M5 U) |/ e/ x
; f6 g, J, R% C* p1 f4 l# @$ r你的板子应该是96年左右,98年之前生产的,所以用的是大晶振,但PCS8301也可以直接接17.73447或者14.318xx,这样就不用到内部锁相环分频,而直接由标准晶振提供VDP的编码基准频率(MD的图形处理单元叫VDP,FC/SFC的叫PPU)' ]! \, }, i, \1 D* h

0 S" J% k& M3 V3 N; f所以,采用53.203424大晶振的MD方案,直接通过跳线设置分频就可以了。9 P( i9 [" W- M' c) g: ?
1 L, ~) \, t) N1 S2 r" n
PCS8301+53.203424大晶振改机:4 [# I) O( h) F! V# j% b
5 [# b, \# p1 [
P107:J9 0-JAP1 Q+ n7 V; G( u* ^' {+ y
P149:J7 0-OVERSEA
' ]& v' F8 P; x5 l3 c* R7 H* m$ H4 w0 P" ^( P6 D1 ^
P41:J2 0-50Hz 1-60Hz" k- x# s4 C9 @& c2 x
P53:J3 0-PAL 1-NTSC
! o3 L& ^+ O4 P. |: F0 ^6 X- s2 q8 n# i
彩色副载波修改要换总大晶震53.693175。) I# F' A8 d3 ~' A2 v

" y* E$ ~: {  X9 u9 X4 \如果是17.73447(PAL)晶振而不是53.203424,那么分频跳线无效,这部分集成锁相环分频电路没有用到。也就是跳线
  o& w) e4 d4 g9 t! S
1 [4 Y" Z" _9 {0 m& KJ2无效只能固定死。
% {( {" g# `% ^6 w0 O4 }) h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 Diy币 +1 热血 +30 收起 理由
xunxun + 1 + 1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 16: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pal-60这个制式最好。* X+ L& h! A9 x& E% H
1 d5 U! x* l0 |. a1 \( c. a" {8 P
你可以彩色副载波,隔行倒相选择(P/N编码)都不用跳,就改3个点,逻辑桥8301的P107脚接地,P149脚断开,P41脚断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7: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い刃 于 2016-8-3 17:09 编辑
. k, @. u1 `) E0 I3 O
不拘一格 发表于 2016-8-3 16:23 - }6 [+ z$ ~0 }; }, C
其实,pal-60这个制式最好。
: w/ [2 W8 U: l
0 J. ~4 r5 u$ Y你可以彩色副载波,隔行倒相选择(P/N编码)都不用跳,就改3个点,逻辑桥8301 ...

2 N% L8 D  s$ o" d% F5 R! x( s; U! _6 W; G
就是说换回原53.203424晶振,再按照你的这个方案跳3根线即可p60?主板上那些jp2,jp3,jp4,j14还按照刚拿到机器时连接即可?8301就是直那个md270的最多脚的芯片吧?
9 N& S/ e* K" R+ z. f0 |8301就是指那个md270芯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7: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拘一格 发表于 2016-8-3 16:23 9 a* d+ b( E6 g4 [  H8 c
其实,pal-60这个制式最好。
% r) d/ O' J2 r# D3 y) c4 ~7 J( D$ G) T! D% k" P: `2 I
你可以彩色副载波,隔行倒相选择(P/N编码)都不用跳,就改3个点,逻辑桥8301 ...

- h  H) X" W9 j大神你好,已经如下操作:换回原晶振53.203424,107接地(实际上就是上面图中的jp2那组焊点),149断开(这点原本是接到一枚电阻),49断开(芯片目测这一点貌似原本就是空脚),最终是黑屏。$ |# [/ Z( _6 R* x: T: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7: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换了53.693175之后的画面就是这样,颜色和p制一样鲜艳,有两个缺点,1:电视必须强制设为ntsc才能正常显示,否则会被识别为p而画面色彩不正常。2:画面竖条纹感明显。
: j9 p" o9 \! X( \  W6 ^
: t1 V# e+ p9 E& y4 I,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点评

估计是PAL- 60-3.58. 某些电视识别为PAL,但黑白。 某些电视识别为NTSC,由于没有搁行倒相解码,也是黑白。 这些都非标准制式,PAL-60-4.43是最后一个标准   发表于 2016-8-3 18: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 18: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孤い刃 发表于 2016-8-3 17:43
  A; c) w9 C3 N8 C5 y7 B$ q大神你好,已经如下操作:换回原晶振53.203424,107接地(实际上就是上面图中的jp2那组焊点),149断开( ...

9 q# m" u% `* p! x断开意思就是1,其实你电路扳已经是一个电阻上拉到VCC,也就不要去动了,因为有的心片内部GPIO无上拉,所以需要外部上拉,有的内部做了上拉,外面可以悬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9: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拘一格 发表于 2016-8-3 18:53 1 `# S# E, w! ~" F
断开意思就是1,其实你电路扳已经是一个电阻上拉到VCC,也就不要去动了,因为有的心片内部GPIO无上拉,所 ...
( u* d, f( y, P' h2 O
谢谢大神的热心,不改了,还是继续那个奇异的制式玩好了。虽然你尽力用最准确详细的专业术语给我讲解,而我所掌握的知识根本还做不到理解这些术语,遗憾。
  }' X9 ?  A1 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 19: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你CD接口那里本身就有个区码开关,那么可能跟那里也有冲突会黑屏,也就是两个点同时接地被盼为无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 19: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扳子非常好,所有电路都没有省,2级双声道运放,一个视频S段子编码。本身就已经支持S输出。而改RGB也非常简单。  U5 K* C$ F6 R3 `; U: Z
1 R; b1 V" B1 V3 r3 W' E4 a6 q
二级运放放大的好处我之前也提到了,效果是小信号经过一级放大再推后置,能避免前后输出级到输入级信号阻抗不匹配引起的电流声噪音。至于实际效果,还要看元件参数的设计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血 +30 收起 理由
xunxun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Video Game Do It Yourself ( 闽ICP备14000865号-1 )

GMT+8, 2025-7-8 05:10 , Processed in 0.1099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