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世嘉卡带

一份回忆,一份感动!经典游戏主机改版发展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9-6 02: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世嘉卡带 于 2016-9-6 02:04 编辑
+ ]+ V/ G' t* f$ M4 K0 N
5 X1 U' a0 D6 `* K2 a! O- q
任天堂 Super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
' N3 I  o$ G7 {, _- S8 ^
5 c5 R: o+ M, m' }7 ]( o8 P. K2 E/ L) r
在 9 个月後的 1991 年 8 月,任天堂在北美地区推出了继承 NES 的「Super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以下简称 SNES)」,规格与功能与 SFC 没有差别,造型与配色则是采用了不同的设计,并以卡匣插槽的形状来进行游戏分区(有非官方的转接器)。8 _; s8 D( d* p& E% h8 ^
, @/ h& I' b, S5 _9 f) O
相较於 FC 与 NES 来说,SFC 与 SNES 在造型设计上的差异并不大。) O& R/ l; Y, i" v, `. X  {( v
任天堂 Super Famicom Jr.
. N; `% f, v; _: K- w# @9 f7 s" q$ D
维持 10 年如 1 日良好习惯的任天堂,一直等到 SFC 问世 8 年已淡出主流之际的 1998 年 3 月才推出首款改版机种「Super Famicom Jr.(以下简称 SFC Jr.)」,基本规格没有变化,取消了 RGB 端子与 S 端子影像输出功能,以及 RF 端子、扩充端子、卡匣退片机构,整体造型大幅精简化,体积也缩小很多,价格则是压低到最初的 3 分之 1 以下。
' V% a- O' Q%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6 02: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Sony PlayStation

) }/ c* h" P  @! v这边所指的 PlayStation,并不是後来大家所熟知的那款,而是当初任天堂与 Sony 合作开发的 SFC 相容梦幻机种,整合 SFC 与 SFC CD-ROM 於一身,并可执行专属规格的游戏。据说当年的开发进度已经进展到相当程度。不过後来合作计画生变,因此不论是 SFC CD-ROM 还是更前卫的 PlayStation 最後都胎死腹中,只留下几张产品照。* b! F( C! {: e4 ~

2 F( ]8 S2 Q0 Z$ [( f  i( ?相容於 SFC 的梦幻机种 PlayStation& G1 Z; X% B1 h
这款堪称是 SFC 终极梦幻改版的 PlayStation 虽然最後并没有推出,不过仍对後来的市场版图带来深刻影响,不但促使 Sony 成立 SCE 投入游戏市场,推出自行研发的 PlayStation(※),也让称霸 2 代的任天堂首度交出龙头宝座。多年後回顾起来,不禁让人想像如果当初任天堂与 Sony 的合作没有变卦的话,今日的游戏市场会是个什麽样的光景?! ^2 o9 D# G( Y2 z) O% v: x; o
 
 ※前後两者虽然名称相同,但硬体架构跟规格不同
& \, P% Y) S- [+ o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6 05: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世嘉卡带 于 2016-9-6 05:21 编辑
" F5 u5 [" o2 E- P' C1 x" Q3 X5 K  U) [" \
1994 年可说是风起云涌的 1 年,包括 3DO、SEGA Saturn、PlayStation、PC-FX 都在当年推出,正式将游戏机主机的竞争推进到大家记忆犹新的「次世代主机大战」。虽说「次世代」是指「下一代」,会随时间而变,不过由于当年口号喊得太响,因此提到「次世代主机」时大家几乎都会联想到 1994 年登场的一系列 32 位元主机。
' M+ a7 a4 m, K# H+ E5 ]& S3 t3 `; Y3 ~; g* z4 d, d5 b  E
【3DO 3DO 互动多媒体播放机】
, X- h9 i8 h6 Z: Q- |
「3DO 互动多媒体播放机(3DO Interactive Multiplayer,通称 3DO)」是美商艺电 EA 共同创办人崔普?霍金斯(Trip Hawkins)成立的美国 3DO 公司制定的 32 位元家用游戏机与互动多媒体终端规格,于1993 年 9 月由 Panasonic 在北美推出首款机种。
% ]) j6 `9 j. }) }
$ R3 a* @# I. z+ r  3DO 是真正将游戏机推进到 32 位元次世代的开路先锋,配备 32 位元 CPU、3D 绘图处理晶片与大容量内存,并以廉价大容量的 CD-ROM 光盘为标准游戏储存媒体,具备大幅超越 16 位元世代机种的处理与绘图能力,因此上市之初备受各界瞩目。. D+ n& K8 n: F  U$ M! I& H3 f
" v; b. q; X( ?* l4 {' ]
  有别于以往游戏机主机由单一厂商垄断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的做法,3DO 采取统一制定平台基本规格,再授权给硬件制造商设计生产销售各自产品的做法,类似 VHS 录放影机或 DVD 播放机等影音家电的模式,3DO 公司则是抽取软硬件授权费来获利。" L# [" z) b3 c9 W
% \  |8 E+ E# [
  因为 3DO 采用开放授权设计生产的模式,因此主机的款式会随厂商而不同,参与生产的厂商包括 Panasonic、Goldstar、Sanyo 与 Creative Labs,前后共推出 7 种款式。
& T0 ~/ P/ i0 Z( @1 `5 k
; k4 D# c  H5 n, E: M˙
Panasonic FZ-1 REAL 3DO 互动多媒体播放机
  [% U, E# M+ \2 o

, ^( |' G3 g! g# ~( k首先登场的是 Panasonic 于 1993 年 9 月在北美 / 1994 年 3 月在日本推出的「Panasonic FZ-1 REAL 3DO 互动多媒体播放机(3DO REAL)」。由于是首款登场的 3DO,因此也是系列款式中曝光度最高、最具代表性的。采用近似影音家电风格的厚重方正格局设计与前置托盘式光盘机,配备 RF 天线端子与标准 S 端子 / AV 影音端子,右侧并预留 1 组高速影音扩充槽,可连接专用扩充周边「Video CD 转接器」来提供 Video CD 播放功能。
+ v$ w: Z) [1 G8 R

3 e  X0 {5 r  Y4 W$ ~' CDO REAL 只配备 1 组控制器端子,不过每组控制器上都有串接用的控制器端子,因此最多可以串接 8 组控制器游玩。标准配备的 3 钮控制器下方备有耳机端子与音量旋钮。除了标准控制器外,还推出过鼠标、大型摇桿、6 钮控制器、光线枪等控制器周边。1 O  Y+ E. @+ `

$ q# c' {  ^' G; o7 f, R
Panasonic ROBO 3DO 互动多媒体播放机

! T, [7 I# x5 E. ?5 e$ g, n
# A1 g; w+ z: t$ K1 l除了一般量产机种之外,Panasonic 也推出过针对旅馆等付费游玩用途所设计的营业用机种「Panasonic ROBO 3DO(简称 3DO ROBO)」。不过该机种只是以 3DO REAL 搭配 5 片装光盘换片装置,除了选片功能外并没有什么不同,也没有在一般市场贩售。
+ m7 S" F' W+ I" R0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6 18: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Sanyo TRY 3DO 互动多媒体播放机
* W; i0 Y: z! T* q5 r
: |* w3 i; b, n0 D5 [/ ]" L, C
除了推广 3DO 最力的 Panasonic 之外,另一家电大厂 Sanyo 也在 1994 年 10 月于日本推出了自己的机种「Sanyo TRY 3DO 互动多媒体播放机(3DO TRY)」,与 3DO REAL 一样采用前置托盘式光盘机,尺寸则是轻薄许多,造型很像 Sanyo 自家的录放影机。7 ^! e3 }1 N! q2 @

2 a! U7 Q& z, R$ C) J3DO TRY 的功能与 3DO REAL 大致相同,同样配备有标准 S 端子与 AV 影音端子,取消了当时已经算是非主流的 RF 天线端子。控制器的设计与 3DO REAL 完全相同(除了商标),同样具备耳机端子与音量旋钮。54800 日元(约4160元人民币)的价格也与 3DO REAL 相同,不过比起 1 个月后推出的 3DO REAL II 高出 1 万日元(3DO TRY 只在日本推出)。
/ v- l* t$ \$ }  o# ~1 j/ t/ j

) _8 `) C. k" D# a2 g2 u8 a4 r0 Y) m+ \5 I, C9 P( j5 U4 D3 Y8 U2 f
Panasonic FZ-10 REAL 3DO 互动多媒体播放机
- [$ k$ E: s9 H; A) N4 k" _

) Z! s% t) N4 H& i# d在 3DO REAL 推出约 1 年后的 1994 年 11 月,Panasonic 推出了 3DO REAL 的廉价改版机种「Panasonic FZ-10 REAL 3DO 互动多媒体播放机(3DO REAL II)」,设计从先前的影音家电风格改走游戏机风格,造型轻薄化,光盘机从托盘式改成掀盖式,配备的控制器省略了耳机端子与音量旋钮,其余功能大致相同,价格则是便宜了 200 美元。' [" @: B2 A$ d* i; v  e3 S0 L' s/ S
由于造型设计的差异,因此 3DO REAL / 3DO REAL II 的 VCD 转接器并不互通。# n2 Z0 P  l" E1 C5 B
DO REAL II 当年也有厂商代理推出。8 a% ^! w8 x5 c; R" a

3 e9 @1 p+ c7 {8 l5 D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6 19: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世嘉卡带 于 2016-9-6 19:05 编辑 % A* K! J: w9 p. [) |

' O8 R! y) I3 Z
Goldstar ALIVE 3DO 互动多媒体播放机

4 O0 l' e& C; D: D) s
- A, `$ a/ r; x3 G
目前已改名为 LG 的韩国家电大厂 Goldstar,也在 1994 年底于韩国、北美与欧洲推出自己的机种「Goldstar ALIVE 3DO 互动多媒体播放机(3DO ALIVE)」。与 3DO REAL 及 3DO TRY 同样采用前置托盘式设计,造型也很像是台录影机。尺寸介于前述两机种之间,功能也大致相同。控制器采用独自的造型设计,同样具备耳机端子与音量旋钮。: |0 C# z. S* X' c; P

- ~; [; ?# v: X1 B2 d: f2 F: {% P/ B4 \" W9 K6 H, n
Goldstar ALIVE II 3DO 互动多媒体播放机
- A2 F: S7 _3 p& A- ~

- t8 b  d$ G. D) j" a, |4 f! i/ |2 w8 L; I; r6 }
Goldstar 后续并于韩国推出 3DO ALIVE 的改版机种「Goldstar ALIVE II 3DO 互动多媒体播放机(3DO ALIVE II)」。因为只在韩国推出,因此相关资料并不多,只知道光盘机改成掀盖式,造型设计变得与 PS 相当相似,价格大幅调降并随游戏同梱贩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6 19: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世嘉卡带 于 2016-9-6 21:50 编辑 5 c. X* b& {* a' z9 ?1 ~& [

# U5 {; r$ Y" W1 Z0 C7 a. {
Creative 3DO Blaster
2 @% X+ Z0 S( f
) T0 Q8 L6 C( z. s$ l* V: G2 B
在众多机种中,最特殊的过于由音效卡霸主 Creative Labs(创巨)所推出的「Creative 3DO Blaster(3DO Blaster)」。严格来说 3DO Blaster 并不算是台主机,而是张能让 PC 游玩 3DO 游戏的 ISA 介面扩充卡,卡上配备有 3DO 的处理晶片,等于是把整张 3DO 的基板装到 PC 里,再透过串接方式与 PC 画面(DOS / Windows 3.1)叠覆在一起显示。
* a5 w9 A' v% R# T( K; c
+ O' {& P8 w  i3 O$ W
因为是搭配 PC 使用,因此 3DO Blaster 外部只提供 VGA 输入(来自显示卡端)、VGA 输出(连接 PC 萤幕)与专属控制器端子。音效则是透过内接的音源线连接到音效卡输出。搭配的控制器由 Logitech(罗技)设计制造,没有耳机端子与音量旋钮。
4 m$ q+ @+ |) c/ ~

- h' c9 S$ L+ O7 _2 e/ B3 _2 D! y8 S; S# y/ [3 v
3DO Blaster 算是开了游戏机 PC 扩充卡的先例,不过后续只有 PC-FX 推出过类似产品,其他游戏机只在开发套件采用过 PC 扩充卡的设计,并没有一般性的产品。3DO Blaster 要价 799 美元,甚至比独立的 3DO 主机还贵,唯一支持的 CD-ROM 光盘机 CR-563-B 也要价 299 美元,加起来高达 1000 美元,高昂的价格使它很快就从市面上消失。
1 t% b2 V& F9 O8 e/ [  M! u
% d& t. b! x/ k; e* e& f  由于连主机硬件都采用开放授权生产的模式,因此 3DO 在市面上会同时出现来自不同厂商的不同款式彼此竞争,与其他游戏机的状况大不相同。原本 3DO 公司的用意是要透过开放授权的经营模式来营造出一个如影音家电规格般良性竞争的市场,不过由于连硬件都是授权生产,因此厂商必须直接从硬件的销售获利,并无法像封闭规格垄断市场那样可以赔本卖主机硬件再从游戏软件授权费用赚回来,导致 3DO 的价格居高不下。
. C. J' f6 |( H  a% Y/ D9 e2 u/ a
  举例来说,1993 年 9 月在北美首发的 3DO REAL 要价高达 700 美元,1994 年 3 月在日本首发的 3DO REAL 原定价格也高达 79800 日元,上市前夕压低到 54800 日元,不过仍比后续推出的 PS 与 SS 等竞争产品高出 1 万日元以上。加上硬件规格以及软件支持也不如对手,因此 3DO 一路苦撑到 1996 年 6 月任天堂 N64 推出后不久就消失在市场上。9 z$ D. Q; b& R0 m. r
/ B4 }4 X9 J' E9 g
  事实上除了上述 4 家厂商之外,包括  等家电或电信大厂都曾经计划要推出 3DO 的产品,不过最后都取消了。连 Panasonic 接手后打算重振雄风的后继机种「3DO M2」最后也在研发接近完成即将量产前喊卡,只有 KONAMI 采用 M2 兼容大型电玩基板推出过几款游戏,相关硬件最后被转用到商业用多媒体播放机上。
; B: w; R% E1 P" \$ e; t4 X% m1 \( B, X

( L( z. H, @) K) q
离上市只差临门一脚的 3DO M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0: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世嘉卡带 于 2016-9-7 12:42 编辑 9 X( K' F0 G% t7 ^
3 V4 }; _" m2 v' l) G, _& K
【SEGA Saturn】
' j6 q; ~. t* O# Q

/ w) @. v# w( b2 H. h/ m) n7 D从 1988 年起几乎每年都会推出改版新主机的 SEGA,在 1994 年 11 月抢先 SCE 推出了旗下首款 32 位元主机「SEGA Saturn(SS)」。由于当时 SEGA 的 3D 格斗游戏《VR 快打 2》红透半边天,因此玩家对于即将肩负起家用版移植的 SS 可说是格外关注。0 S+ M2 L4 t) ~; f9 h4 I! ^- J3 y+ v

: V9 P* Y% f& {0 g6 W/ @/ L' O

! \; M/ E7 ?( Z4 X& K& {* b( M( ~˙初代 SEGA Saturn(HST-3200)
- u  [8 `, i  C- q* E! P! L
1994 年 11 月推出的初代「SEGA Saturn」,也是许多玩家所熟悉的灰机,电源钮与重制钮是细长的椭圆形,面板上有电源指示灯与光盘读取指示灯,首卖价 44800 日元(约3400元人民币)。- r0 m- x7 T4 i0 j# A
+ r# K. \0 }" W/ r$ f
初代 V-Saturn(RG-JX1)

. H2 `1 s2 p$ a3 x* _7 _4 d7 j4 e9 ]1 W, L- E  Y# B/ f9 B
除了本家之外,SEGA 也授权自 MD 时代就开始合作的日本 Victor(JVC)于 1994 年 11 月同步推出兼容机种「V-Saturn」。V-Saturn 与 SEGA 自家的 SS 构造完全相同,价格也同样是 44800 日元,差别只在于销售厂牌、产品名称、主机配色、开机标志不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3: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世嘉卡带 于 2016-9-7 13:07 编辑 & b2 [7 x& y# [1 M5 G
% \6 j9 P6 u( X0 o
˙
初代 Hi-Saturn(MMP-1)

9 ^8 d* h" C$ a0 X( R& f- K
  E9 e- v! p$ ]' a8 f6 L' F/ Q: W5 L0 g/ d; p7 d" H
SEGA 同时也授权另一家日本家电大厂 Hitachi(日立) 推出兼容机种「Hi-Saturn」,除了游戏娱乐诉求之外,并特别强化多媒体影音娱乐诉求,不但主机配色改成较具高级感的黑色,并同梱附属支持 Video CD 与 Photo CD 播放的扩充卡(SS 与 V-Saturn 须另外选购)。64800 日元(约4858元人民币)的价格则是比 SS 高出 2 万日元之多(约等于扩充卡的价差)。7 ^* R* n: j4 r8 k

3 P+ k. b6 i# H7 \: y
欧美版 SEGA Saturn(MK-80000 / MK-08200)
" l/ [3 C" e# `+ u9 G

1 x1 e6 o, M8 j6 ]) ?8 Q8 v$ S在日本推出约半年后,SEGA 也在 1995 年 5 月于北美 / 1995 年 7 月于欧洲推出 SS。有别于日本版 SS 的灰色 / 白色配色,欧美版 SS 自始至终都采用黑色配色。由于北美 399 美元的首发价格比竞争对手 PS 整整高出 100 美元,因此销售状况并不理想。6 Q  g. j  \. C+ ~+ F- U$ }- I6 `; j

8 i% c) G" J& V1 a' \2 V˙改版 SEGA Saturn(HST-3210)
% n0 p1 P% ~* \. t3 A+ u1 j; [' O; L' W4 \( ~
  由于 SS 的架构相当复杂,有着许多不同功能的晶片,因此成本相对也比较高,首发的价格 44800 日元就比主要竞争对手 PS 高出 5000 日元,因此削减硬件成本也成了 SEGA 的当务之急。在初代 SS 推出一段时间后,SEGA 也顺势推出产品代号「HST-3210」的改版机种,省略了机壳上没有使用到的风扇孔,整合内部基板并调整电源供应线路。
! P1 t1 ?* H( j+ V由于外观上没有太大变化,也没有特别发表,因此一般玩家很少察觉。
. }2 P% z3 \0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3: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戏与汽车卫星导航 Hi-Saturn(MMP-1000NV)
3 W3 {7 E' [" g' Q) S& T: `

# V( n) g% y: C除了强化多媒体影音播放的 Hi-Saturn 之外,Hitachi 还推出了特殊的「游戏与汽车卫星导航 Hi-Saturn(GPS Hi-Saturn)」,采用不同于一般机种的方正设计,并添加 GPS 汽车卫星导航功能,搭配同梱专属的 GPS 天线与地图软件就可以提供汽车卫星导航功能,之外也提供方便车载使用的掀盖式 4 寸专用液晶显示器,可与主机合体显示导航画面。
$ D( j! F9 h! v" ?  V
  R. G- P0 x  w5 R( I  e不只是导航功能,GPS Hi-Saturn 还具备 2 组独立的麦克风输入端子与音量调节滑桿,以及声道切换、回音强弱、音调高低的控制开关与按钮,兼具卡拉 OK 功能。虽然 GPS Hi-Saturn 堪称功能最强大的 Saturn,不过要价达 15 万日元(约11386元人民币),是一般 SS 的 3 倍以上。选购的 4 寸专用液晶显示器也要 4.5 万日元,加起来的价格比 4 台一般 SS 还贵。由于卫星导航 Hi-Saturn 只在日本推出,因此只提供日本的地图软件。
7 d/ U  S' F! @: v" U
+ H. _* y5 F0 d/ F5 x  @7 D  Z, }/ x& ~& [) j  b( m1 `
廉价版 SEGA Saturn(HST-3220)

. F5 Q9 c) J* [8 f* e, y6 o  N% q
" _( l2 O4 \; x- g% y  n6 w" A; [) D为了更进一步压低成本,SEGA 于是在 1996 年 3 月推出了产品代号「HST-3220」的廉价新款式 SS,主机与控制器配色改成偏玩具风格的白色,电源钮与重制钮从椭圆形改成圆形,控制器按钮改成彩色,内外部构造进一步简化,并省略了光盘机读取指示灯。价格则是压低到 2 万日元,短短 2 年不到价格就调降到首发的一半以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3: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廉价版 V-Saturn(RG-JX2)

+ |/ t) X1 I' K) w6 a" [& k
7 `" A9 h1 K! ?7 }5 l" k$ \1 m2 N, M1 O' v3 ]
在 SEGA 推出廉价版 SS 之后,JVC 也在 1996 年 6 月推出与廉价版 SS 构造相同的廉价版 V-Saturn,采用上半浅灰下半深灰的双色配色,功能与原本的 V-Saturn 一样。
- V- H# |1 o0 W7 \# W. M  w
$ z0 N3 m' t- _% ?: D
廉价欧美版 SEGA Saturn(MK-80000A / MK-08200A)

0 Y) S. h* _1 O8 |
: W% i+ ~" [% E- |$ W9 o1996 年 7 月之后北美与欧洲也跟进推出了廉价版 SS,配色仍维持一贯的黑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Video Game Do It Yourself ( 闽ICP备14000865号 )

GMT+8, 2025-4-2 10:21 , Processed in 0.09900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