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l. V: C) j8 w5 |
回顾世嘉土星和那个时代⑤:世嘉土星留下的遗产* M8 `. i# F" y( P+ h2 T) A
《樱花大战2》(Dreamcast版)(C)SEGA
& c, f* S% A8 T# j索尼的“PlayStation”和世嘉的“世嘉土星”之间的“次世代主机战争”终于迎来了终局。败北的世嘉土星将其位置让给了接下来的Dreamcast。当那一天到来时,世嘉土星究竟给世嘉公司和世嘉的粉丝们留下了什么呢?由现任世嘉员工奥成洋辅撰写的这篇连载文章回顾了当时的情况,最终迎来了最后一章。
& \2 w9 S- r) N! I$ @RPG发布数量少的原因
" V" V* A! m/ U! Q世嘉土星是世嘉首款在日本国内销量达到500万台的硬件。即使在前一年的年末RPG大作潮之后,1998年依然不断推出强有力的作品。包括Chunsoft的全新声音小说《街》、系列第三作并转变为RPG的《AZEL ~铁甲飞龙RPG~》、Sonic Team的3D动作新作《救火奇兵》。+ s* I6 j. ^ |
此外,还有像《伤感涂鸦》《欢迎来到咖啡屋》和《EVE The Lost One》这样的热门美少女冒险游戏,以及《仙窟活龙大战Chaos Seed》与《死亡之屋》等其他优秀作品。《AZEL ~铁甲飞龙RPG~》(1997年春季东京游戏展/图片提供:世嘉)) U$ B& Q& g2 j" D4 r; j
然而,尽管世嘉为年末商战投入了重磅作品,但索尼的PlayStation势头更为强劲,以累计出货量达1000万台的成绩远超世嘉土星。游戏迷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PlayStation的热门游戏上,如卡普空的《生化危机2》、Square的《异度装甲》(Xenogears)、以及《寄生前夜》(Parasite Eve)等。
8 F% U; {8 k, V值得一提的是,《生化危机2》在规模和内容上比前作大幅升级,并凭借其史诗般的剧情和演出巩固了受欢迎程度,开发周期长达两年之久。而《AZEL ~铁甲飞龙RPG~》的开发工作自首作发布后便开始,原计划紧接着《铁甲飞龙 2》发售,但由于种种原因推迟了三年,最终与《生化危机2》在市场上展开正面竞争。这些开发延迟在当时非常罕见,尤其是《AZEL》对完全3D化的城市景观进行了创新性尝试,体现了制作团队对作品的高追求,尽管难度极大。
, {$ u8 o/ q2 V同时,另一个大型RPG项目“Project Berkley”即后来的《莎木》也在开发中。由于世嘉土星机能限制,《莎木》的开发不得不转移到新一代主机上继续完成。
* I7 y1 r% a( R% @; w, d0 s$ J『救火奇兵』(1997年东京游戏展秋季展台,由光吉猛修和幡谷尚史出席 / 图片来源:世嘉)【图片】【图片】【图片】
; q6 V1 U8 i/ q虽然RPG作为一个受欢迎的游戏类型,其数量少常被视为世嘉土星的一个弱点,但即便有游戏在开发中,却因进度延迟而持续拖延,最终错失良机。这种情况在其他公司的作品中也有所听闻,比如《格兰蒂亚》等游戏,另外还有像《光明圣智》(Shining Wisdom)和《天空大冒险》(Airs Adventure)这样虽然发售了,但与粉丝期待大相径庭的游戏。这或许反映了在32位时代制作RPG游戏所面临的种种难题。
: r5 n4 p, s& ~- D( }% {0 T5 S5 q另外,任天堂N64在日本销量突破了100万台,虽然未达预期,但在海外销量已接近900万台。Game Boy凭借《精灵宝可梦》引发的巨大热潮重新焕发活力,推动出货量增加了400多万台。凭借这一增长势头,任天堂计划在年底推出改进版的“Game Boy Color”。
5 i4 i8 b. O- a' n# F2 e# D然而,在家用游戏主机市场上,次世代主机的竞争已经基本尘埃落定,索尼凭借PlayStation占据了明显优势。4 Y( y+ U2 `2 p* f5 V3 O( z8 `
“导致世嘉土星难以持续的硬件生产成本问题”. B8 [0 h, ?- R# X; _9 v( B& J3 H
世嘉土星在持续的硬件产生成本问题中挣扎。进入新的一年后,市场状况仍未改善,即使一些在专业杂志中受欢迎的大作也跌至不只10万份的销量,过去三年积累的五百万台装机量的活跃度显著下降。
7 ?$ ]* ^* A* K5 X9 f, N尽管如此,在春季,世嘉土星仍迎来了短暂的复苏,一系列备受期待的续作与新作发布,包括《樱花大战2》《超级机器人大战F完结篇》《武装鹫狮II》《恶魔救世主》和《机动战士高达 吉连的野望》。这些作品为世嘉土星带来了最后的销售热潮。
: G' c9 U5 |/ W* u《樱花大战2》尤其是为突破前作50万份销量而精心制作的续作,内容和质量全面提升。开发团队中还包括了来自NEC、参与过“PC-FX”主机项目的成员,他为世嘉引荐了当时以制作高质量动画而闻名的Production I.G工作室。该工作室曾负责《机动警察》《攻壳机动队》等高人气动画作品,提升了《樱花大战2》动画部分的表现力。
1 S" q" S* o j( V9 h" i, a O然而,《樱花大战2》最终销量却未能超越前作,几乎相同的销售成绩表明了世嘉土星硬件的市场局限性,展现出平台继续发展的瓶颈。$ r: }" J7 j, q- j6 \
《樱花大战2》(1998年春季东京游戏展/图片提供:SEGA)
3 I) N4 r' P, { Q4 e& g+ C" u9 [世嘉土星难以持续的原因还在于硬件制造成本的问题。土星最初公布的售价为49,800日元。这个价格看起来在当时似乎是合理的,因为它与1991年发售的世嘉MD扩展单元"Mega CD"的价格相同,比1年前已经上市的3DO(54,800日元)低5,000日元。# O9 j- H, b. Q6 C, x0 G
然而,当PlayStation宣布以39,800日元发售时,世嘉随即宣布"限时优惠减价5,000日元至44,800日元",使得店头实际售价基本持平。' y4 a8 X& x7 U8 g8 w
(题外话:虽然PlayStation自发售以来,长时间对零售店强制实行定价销售,但在这一年的1月,因违反《反垄断法》被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发出排除建议,索尼在2001年即两年半后才接受这一建议。在此期间,PlayStation的定价销售政策仍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C& V1 W2 h0 S) w
发售后双方陷入激烈竞争,世嘉土星不仅无法调整价格,还面临北美PlayStation下调至299美元的情况,随即全球范围内的硬件降价大战随之爆发。
0 U& L5 M+ A0 a8 a世嘉土星的最终降价发生在1997年推出廉价版时,价格降至20,000日元,但硬件本身结构几乎未变。原本期望销售的价格降至五分之二,每台主机究竟亏损多少?
, C6 h" V; s* ^在1991年美国的年末销售旺季,上一代游戏机世嘉MD(Mega Drive)正处于激烈竞争中,当时的杀手级游戏《刺猬索尼克》(Sonic the Hedgehog)的销量大大超出预期,以至于世嘉不得不追加生产100万台主机。由于常规海运根本无法及时满足需求,世嘉不得不从台湾等地生产的硬件中,一个月内持续空运,从东京不断空运主机以满足市场需求。从运输成本来看,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亏损。
5 p( {$ q9 Y/ O( H0 r" o为了扩大硬件普及,这些措施当时是必要的。结果Mega Drive在那个冬天就售出了300万台,在北美市场与超级任天堂展开了势均力敌的竞争。
7 y9 M; R' v) R+ c9 J' ?但这次的情况不同,规模更大,对手和时机都不利。硬件每半年就降价的速度完全超出了世嘉的预期。作为一家完全外包生产的无工厂制造商,世嘉本应该承担较少的生产相关风险。
( w; j6 E8 v5 h" e2 Q: o' D然而最终还是输给了承担高风险的自主生产、自主开发的索尼,这可能是因为PlayStation便于降低成本的设计,以及能够承受巨额亏损的资本实力差距。
/ ^4 _1 I0 x0 w时机也很不利。世嘉土星最为畅销的1995年,恰逢泡沫经济崩溃后日元升值达到顶峰。几年前还是160日元兑1美元,这一年甚至跌破了80日元。以海外销售为收入支柱的世嘉,在年末销售季因担心收益恶化而造成了硬件供应不足。如果当时世嘉像1991年那样,即便亏本也要将世嘉土星的出货量推到极限,也许1996年之后的情况会有所不同。' @3 D/ R1 b; D" ^. V( a
|